积极拖延的三个优点:组织心理学家 Adam Grant把拖延症患者分成三类:零拖延者(总是立刻行动);中度拖延者(总是先把任务拖一阵子,再去行动);以及重度拖延者(拖到不得不做)。
经过实验和观察,他的结论是:在许多领域,那些拔尖的佼佼者,往往不是零拖延者,而是中度拖延者。
他认为:立刻行动的人,总是处于一种匆忙的状态中,他们的行动往往是欠缺思考的;重度拖延者则处于压力和焦虑之中,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表现。只有中度拖延者,有足够的时间和闲暇去检验他们的想法,找到更好的方向,从而做出更好的作品。
1.帮助你“发散思维”,找到更适宜更好的方法;
大部分时候,做好一件事需要的不仅仅是专注思维,更需要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可以帮助你尝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个节点,并找到新的联系将它们连接起来,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2.帮助你有效的提高投入产出比;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已经形成一些高度详细的数据库,可以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数据和内容的对比,计算,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商业嗅觉”;当然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早早投入工作的压力和忙碌之中,不如在剩余几天可以完成的时间里,高效投入,集中精力,专注状态,一气呵成即可;
3.帮助你提高任务的效果
心理学家 Sophie Leroy做过一项对比:在较强的时间压力下,人们会更加专注,“认知残余”和“多任务负载”的情形会更少,受到的干扰也会相应减少,或者说对干扰的抑制能力会大大增强。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任务的效果。
如何才能做到积极拖延,避免消极拖延呢?1.对自己的任务有明确的把握和掌控,确保自己能够完成;
2.需要对任务进行前期的规划和思考;
3.在最终的执行上,能够摒除一切干扰,直接上手;
所以拖延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相反也会为节省时间和精力;当然这种积极拖延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目标和任务,尤其是没有明确时间截止的任务;因为这些计划没有时间上的压力。
拖延不可怕,几乎没有人可以逃脱这种状态,可怕的是你没有学会和拖延和解,学着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行动,让拖延成为自己的另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