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因心肌功能障碍而导致泵出血液量不能满足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的血液供应,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病最终的结果,为心血管病最常见的死因,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病常因心脑血管疾病、心脏长时间负荷过重、心肌收缩力减弱所致。
呼吸困难是心衰最典型的症状,咳嗽、食欲不振、腹胀、呕吐、恶心、肝区胀痛、少尿等为心衰临床上的基本症状,严重者发作时还会伴有双下肢浮肿。
早期心衰较不容易被发觉,有的患者会在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时出现气短,上楼时胸闷、气短,但短暂休息后症状即可缓解。有些患者晚上入睡后憋气及胸闷,需用好几个枕头垫高才舒服。
缓解心衰的神奇古方
我见过一名心衰患者,她今年65岁,患有心力衰竭多年,血压也很低,高压90mmHg,低压才60mmHg。由于她的心衰是慢性心衰,还伴有低血压,经常出现胸闷、憋气、心动过缓的症状,所以她就决定入院治疗。
住院以后,虽然这些症状得到了暂时的缓解,但是出院后没过多久,胸闷、憋气、心动过缓这些症状就又都出现了,她就只能再住院调理,—年在家都待不了几天。由于她定居在新疆,她的儿女们认为她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对新疆气候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于是就把她接到了广西的北海。到了那儿以后,虽说南方的气候比较适合居住,她的心力衰竭的症状也有所减轻,但还是不能离开医院,出出进进,进进出出的。
当时是2011年10月,正好我也在北海休假,接触到这名病人时,我针对她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再结合脉诊和舌诊的结果,判断她是典型的心阴缺血所致的慢性心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心阳也就不足,自然就会出现胸闷、憋气、心动过缓的症状。
针对她的症状,我给她开了一个源自《伤寒论》的古方,叫栝蒌薤白桂枝汤。配合针刺膀胱经的心俞、厥阴俞和心包经的内关穴,隔日一次,通过针药同治的治疗方式,两周之后,她的病情就逐渐好转,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血压也慢慢恢复到正常值,心率也恢复正常了。一个多月之后,基本上就痊愈了。
2012年10月,我再去北海,再次见到她时,她简直像变了个人一样,脸色红润,精神面貌也挺好的,现在,家务劳动基本都是她自己做。这段期间胸闷、憋气、心动过缓的现象虽然偶尔出现过,但只要用我开的方子,不适就会立刻缓解。所以,那个方子她一直都留着。
栝蒌薤白桂枝汤:栝蒌皮30g,薤白12g,桂枝15g,赤芍15g,三七10g,丹参30g,郁金10g,炙甘早10g,酸枣仁15g,生姜3片;以上药物加清水约800ml同煎,煎至400ml后将药液倒出,再加水煎至350ml,将两次煎得的药液混合,每天早晚分服,七天为一疗程,用药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心气不足加党参20g,麦冬15g,五味子12g,黄芪30g;痰浊壅盛加法半夏、枳实各10g,白术12g ;心肾阴虚加何首乌20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疼痛剧烈者加元胡15g,冰片1g,细辛6g。服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食物。
鲤鱼入膳治心衰
心力衰竭患者除服用栝蒌薤白桂枝汤以益气温阳、强心利水外,还可采用耳穴压埋法以调气活血,健脾利水。
具体做法是:将王不留行籽贴于0.6cm的胶布中央,将胶布贴于耳朵上心、肾、脾、肾上腺、小肠、交感、神门、三焦反射区中的任意3-6区,并每日按揉4~6次。每次3~5分钟,以耳朵发热、发红为度,两天换贴1次。此法适于慢性心衰患者使用。
患者也可采用按摩法来强心利肺,疏调气血。具体做法是:以拇指按揉内关、间使、神门、尺泽、太渊等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度。再以手掌在患者背部自上而下推揉5~6次。此法适于以哮喘为主要症状的心衰患者。
另外,患者也可服用药膳,药借食力,食助药威。具体做法是将鲤鱼去鳞、清膛、洗净后,与15g桑白皮、15g赤小豆、10g白术共煮成汤,每日1次。此方可用于慢性心衰衰、腹胀、肢体浮肿者。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资讯,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