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2030零艾滋”愿景吗?
你知道今年世界艾滋病日“携手抗艾,重在预防”的口号吗?
让我们一起涨姿势,掀开误区背后的真相吧!
误区一:
艾滋病隐匿在阳光背后,神秘而遥远。
神马?!越来越多的阳光少年成为艾滋病新发感染者?
没错!举个栗子,2005年-2016年间,
青少年(15-24岁)新发感染者大幅增长!
OOXX上位
取代毒品注射和血液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预防性病、艾滋病,主张“ABC”原则。
什么是“ABC”原则呢?
要实现禁欲并不现实,
而性伴多的话,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坚持使用安全套可以大大降低传播风险。
误区二:
如果一次疏忽导致高危暴露发生,就百分百会得艾滋病。
艾滋病防治,重在预防!
但万一疏忽,没有使用安全套发生了高危性行为,该怎么办呢?
专家说
“高危人群暴露和医生发生职业暴露是一样可以阻断的,
应在高危行为后立即到定点医院咨询补救措施,
医务人员会进行专业评估,
并给予暴露后预防阻断用药建议,同时定期检测。
越早服用阻断药越大概率上不会造成感染。”
误区三:
HIV病毒潜入体内,单凭症状就可以判断。
感染艾滋病毒后如果不治疗,病毒可潜伏在体内长达数年时间,
感染者也没有什么特异症状。
但艾滋病毒在体内疯狂复制,逐渐摧毁免疫系统。
如果担心自己的状况,该怎么检测呢?
专家说
“主动检测是排除忧虑惶惑的最好方式。
自我检测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且简单易行,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简单判断HIV病毒‘阴阳’。
但唯一正确可靠的方法是
去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专业检测。”
误区四:
既然不能根治,那就放弃治疗吧。
医学发达何弃疗?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越来越多,
疗效越来越强,毒副作用越来越小。
患者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开始美好新生活。
专家说
“只要早发现早治疗,
艾滋病感染者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回归社会;
只要坚持抗病毒治疗,
HIV阳性患者预期寿命接近常人,
就算20岁感染也可以活到70多岁。”
最后,除了科学治疗,
误区五:
生活被病毒牵制,就此告别美好生活。
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并不是药罐子的生活。
专家说
“新药的疗效增强了,
副作用还不断减少。
患者可以主动选择
符合自己需求的治疗药物,
掌控自己的健康状况,
降低因长期服药带来的影响,
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掌控美好生活。”
最后,除了科学治疗,
对患者的心理支持疏导也很重要!
你造,日常生活接触并不会传染HIV。
医生、家属、社会各界都应在精神上给予患者鼓励,
帮助他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走出疾病阴霾,乐观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