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放屁”这个词,很多人都会要么觉得恶心,要么觉得俗气。为什么呢?因为在公众场所放屁的确有失雅观,再者很多人将放屁作为骂人的脏话,所以,放屁这个话题,的确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但是,放屁却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个关乎健康的话题。为什么说放屁是人体的一个生理反应呢?首先我们得知道,屁是从何而来?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屁是由于在消化道正常菌群的作用下,产生的气体,随着肠道蠕动向下运行,由肛门排出而产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放屁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没必要鄙视这一生理现象。但是,屁在由肛门排出时,由于括约肌的作用,有时候会产生响声;若消化不良从肛门排出的气体往往会有臭味。所以,在公众场合,无论是放响屁还是放臭屁,都是挺尴尬的。
如果放屁过多,放屁过臭或者不放屁都是不正常的。一般来说,放屁过多与当日所吃的食物有关,比如红薯、板栗、黄豆等食物,能够使肠道菌群产气过多,从而导致屁量增多,而这个时候应该在饮食上调整一下,增加蔬菜的摄入,尤其是含膳食纤维比较多的食物。
放屁过臭,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吃坏了肚子,导致大便稀溏或者腹泻,同时伴有臭屁,只要便溏或腹泻痊愈,臭屁也随之消失;另一种是进食过多的蛋白质类食物,导致肠道发生了食物滞留,这滞留的蛋白质在肠道类被分解后,产生了胺类,所以就会觉得屁很臭,解决方案就是减少蛋白质类食物的量就可以了。
人体正常情况是有屁的存在的,如果长时间无屁可放,那就需要注意,是否肠道出现了问题。一般来说,新生儿没有屁放,就要检查是否为无肛门或肛门发育不全;成人如果没有屁放,且腹部发胀的话,有可能是肛门直肠相关疾病。如果无屁放出并伴有剧烈的肠绞痛的,必须紧急到医院求治,作为急诊进行抢救处理。
一般来讲,放屁增多和放屁味臭比较尴尬,而这两种大多与饮食和身体状况有关。一般来说,当食物蛋白质含量较高(如肉类、蛋类等),屁中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就会升高,这个时候放屁就会有明显的臭味;当食物淀粉含量较高(如薯类、板栗等),屁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此时屁量明显增多,当二氧化碳的增加量明显大于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而且气压增大时,放屁的气流速度也增大,放屁的声音也就更响,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气味,所以有“响屁不臭,臭屁不响”的说法。
如果,屁的气味、多少排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就可能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了。如果屁多但不臭,可能有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及肝、胆、胰疾病等;如果屁多且臭,可能提示消化不良;如果屁奇臭难闻,可能有消化道出血、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小肠炎等炎症;除此之外,恶性肿瘤晚期,因癌肿组织糜烂,蛋白质腐败,由于细菌的作用,放出的屁也会很臭;如果无屁或少屁,并伴有腹痛、腹胀、便秘、肠鸣音亢进或消失、气过水声等症状,则可能是肠梗阻。另外,腹部手术的患者,他的肠蠕动会出现反射性抑制,胃肠内气体和液体滞积,也会出现无屁的情况。
综上所述,“放屁”这个看似尴尬而又不雅的词汇,却蕴含着许多健康知识。若能懂得其中妙趣,就不会因别人放屁而耻笑,更不会因为自己放屁而感到尴尬不已。要知道,这里面暗藏着人体健康的玄机。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