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光@活法儿
今天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伏。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俗话说「热在三伏」,就是隐伏以避盛暑的意味了。《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引《阴阳书》曰:「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曹植谓之三旬。」
「庚」是指庚日。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超过4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所以2017年三伏时间如下:
初伏:7月12日至7月21日(10天)
中伏:7月22日至8月10日(20天)
末伏:8月11日至8月20日(10天)
对于热得让人郁闷的伏天,古人也不吐不快了,诗云「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现今有空调,可以随时告别闷热,但身体也失去了借天地之势进行自我调节的机会。
从入伏到出伏的这40天,是一年里最宝贵的「出汗季」。阳虚体寒的人尤其不能错过,抓住机会把寒气赶跑。
三伏天,该出汗时就出汗
夏三伏极热时,汗要多出,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由汗而出,可保一年无病。
——《传家宝》
虽然不必挥汗如雨,但身体在最热的时节自然出汗,不仅可以调节体温,也是在排除体表和体内的寒湿,并通过汗液代谢废物,让身体更清爽健康。
如果寒湿在体内积累,可能引起这些问题:
吃凉腹泻,风湿关节炎,浑身酸痛乏力,经常性落枕,痛经,月经量少色暗,头痛,容易感冒,消化不良,喝水都长肉,湿疹,皮肤过敏,皮疹……甚至心情不好,脸色灰黯,长斑等等都和寒湿有关。
空调房,就该防空调
空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不必刻意抗拒,但是要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让身体更舒服。
「穿」
空调制造的是阴寒之气,一定要注意防护。
不能近距离直接吹,尤其关键部位尽量避免受寒,如脚踝、膝盖、腰腹、肩颈。
最好不要光脚,脚部经络丰富,且阳气难于到达。
怕冷的姑娘随身携带一条薄薄的披肩,保护好自己。如果关节受凉不适,就用红花油搓热痛处。
「吃」
除了空调,冰箱也是炎夏的「大杀器」,外凉内寒双管齐下。所以管好嘴巴很重要。
要多吃些暖胃、温软、散寒的食物。最简单的是红糖姜汤,姜切末,闷入开水中3~5分钟,加红糖饮用。
酸辣辛香的东南亚菜,最适合三伏天了。带有特殊香气辛辣的调料,让人胃口大开,还能开窍、除湿、发汗。泰国的冬阴功汤、新加坡的肉骨茶、云南的酸汤,受寒、感冒后喝上一碗,微微地出汗,身体就舒服多了。
不喜欢特殊味道的人,吃最简单的热汤面就好。尤其是新收的小麦磨粉,营养丰富,气足力强,更能发汗。喜欢清淡的口味,还有经典的红豆薏米水、老鸭冬瓜汤。
「动」
虽说热在三伏,入伏后更不要总躲在空调房里,最好每天清晨或上午在室外阴凉处做些运动,有至少30分钟的出汗时间。散步、慢跑、快步走、跳舞都很好。
出汗后,要注意
哪怕一身臭汗,也要注意不要踩到这些「雷区」。
忌马上洗澡
忌湿毛巾擦汗
忌后脑、双肩、后腰吹风
忌用低于体温的水洗澡
忌穿堂风、空调房
出汗就任其出透,可用干毛巾擦干汗水,稍作歇息,待呼吸平静再进入阴凉处。
夏季出汗后如果忽然受凉(凉水、凉风)容易让寒气进入体内,这会令皮肤容易生痤疮。出汗后尤其不要突然进入阴冷的深堂大厦或空调房间,这样容易中阴暑,体内热气为阴寒所遏,不能发散于外,导致发烧、心烦。
入伏宜忌有讲究
宜饺子
谚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我国民间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习俗,此时如果在饺子馅里加入一些胡萝卜、油菜、茴香菜、香菜、菜心、洋葱、葱、姜、蒜等辛味食物就更好了,可养肺气防感冒,又开胃增加食欲。
忌折腾
《四时纂要》曰:「三伏日不可嫁娶,伤夫妇,不吉。」
《汉官仪》曰:「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户,不涉他事。」
伏天正是农历六月,对应周易中的「遁」卦。「遁」是避退、隐居的意思,故伏日嫁娶不吉,不宜出门,总之最好宅着歇着,「伏藏」起来。即便应酬不能减少,独处时,也要让自己静心。
已预约三伏贴的小伙伴记得按时前往请医生贴敷哦!没约上或者没空去医院贴三伏贴的话,艾绒坐垫、腰带的都拿出来用吧,家里有艾条灸盒的也别忘了做做艾,正是温阳驱寒效果最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