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中风(周一)、糖尿病(周二)、高血压(周三)、冠心病(周四)、骨科(周五)、颈肩腰腿痛(周六)、运动损伤及其他(周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复内容,定期更新,惊喜不断。
【居家康复第74讲】目前,糖尿病人的数量急剧增多,在中国越有近亿名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糖尿病时,除了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外,血糖自我监测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糖友”与医生的接触时间是有限的,而大部分时间需要“糖友”的自我管理、自我治疗,每一位“糖友”不仅应熟悉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而且还要熟悉监测手段,掌握监测技能,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真正实现治疗达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带病延年。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糖友”并不知道血糖到底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更不用说熟知血糖的自我监测了。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血糖控制的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下面笔者就来说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
其实,对于血糖应该控制问题,我们必须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既要控制好血糖,另一方面要防止发生低血糖。因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危害就不一样了,可能会造成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增加死亡风险,且相对于高血糖来说,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和凶险的,常常以分钟或小时来计算。有专家认为一次严重的低血糖给糖尿病患者身体带来的危害,会抵消一辈子控制高血糖所带来的益处,可见低血糖的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一般来说,血糖控制得越低就越容易发生低血糖,相反则不易发生。所以在临床上并不要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完全正常的水平,而一般只需控制在正常偏高就可以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控制在4.0~7.8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6.0~10.0mmol/L之间;任何随机时间(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但应避免过低以免发生低血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达标的标准不变,但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控制目标则应该放宽,只需不超过11.1mmol/L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以减少组织的非酶糖化过程,也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比年轻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的危险性比短暂的高血糖更严重。
另外,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催化结合的产物,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可用于了解长时间内糖尿病的控制情况,能反映测定前6~8周平均血糖水平,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好坏的评价和监测指标,但应对血糖控制的风险与获益、可行性和社会因素等进行综合评估,才能确定合理的个体化 HbA1c 控制目标。一般来说,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 HbA1c 控制目标为 <7%。
最后,因为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既要在近期控制好血糖,又要考虑远期更少地发生并发症,从而减少致残率或死亡率。因此,除了控制血糖外,控制目标还应包括血脂、血压、肾脏功能、活动量以及体重等,这样才能称得上有效的治疗,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喜欢的记得关注、点赞,谢谢。
要什么不一样的观点,在下方留言评论,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延伸阅读:
1、《得了糖尿病,除了控制血糖,还要控制这些指标,可惜很多人不知!》
2、《得了糖尿病,忘记吃降糖药了到底应该怎么办?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3、《得了糖尿病,为什么伤口不易好?面对伤口该怎么办?看完你就懂了》
4、《得了糖尿病,自测血糖时需要注意什么?测空腹还是餐后血糖?看完你就懂了》
参考文献: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编著;2、《疾病康复》张绍岚主编,p329.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