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那场“三年自然灾害”吗?或许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听过,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只是为了抵抗饥饿,在乎的根本不是食物的味道,能够不被饿死就可以了。条件好点的还能吃得好点,能够选择一下,不好的就只有想想什么耐吃了。猪油拌饭
猪油拌饭可谓是穷困的表现。只需要一点点酱油、再用筷子夹一块猪油,拌拌刚出锅的米饭,就是一份香喷喷的猪油拌饭了。
油渣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肥猪肉可是好东西,比瘦肉要吃香得多。那时候,家家炼猪油,炼猪油剩下的油渣儿,撒上椒盐,是不错的下酒菜,香!想想三娘小时候,都经常吃。
四季豆洋芋箜饭
那个时候,粮食不够,人们就在米饭里加上南瓜、四季豆、洋芋一起蒸,加点盐,蒸出来香喷喷的。上点年纪的人肯定都对那几年的记忆特别深刻,感觉像是灵魂的烙印一样。现在想要换换口味,自己也能做着尝尝,还能吃上几大碗。
红苕尖
红苕尖本来是农民拿来喂猪的必备菜,但在贫苦时期,人们没有粮食,只有吃红苕、地瓜的藤叶充饥。其实红苕尖的味道很好,早就成为菜市场的畅销菜,饭桌上的必点菜了。
泡咸菜
腌菜最开始的目的并非调味,而是为了延长保质期。由于泡菜和辣椒酱相似的性质,口味十分重,很能下饭,易携带,关键是省钱。
神仙汤
神仙汤,其实就是酱油、盐、葱花,再加上一点荤油,开水一冲,就成为了神汤。现在好多饭店搞怀旧菜,又把这个搬出来了。于是80后、90后的孩子们,又能吃到这样的美味了。
黄豆饼
在当时,黄豆饼算是大家的零食吧!那种城乡结合部的小卖部有卖,都是用个很脏的塑料桶装着。做法就是干黄豆洗干净,加上调好的面糊,放进一种特质的模具里,放进油锅里炸,就成了一个个圆形薄饼。不容易坏,但口感比较差,在乐山一些区县十分常见。
烤竹笋虫
在多竹林的区域,竹笋虫就生长在竹林里,以吸鲜嫩的竹笋汁为生。真正穷困的年代,什么山毛野菜、树叶、昆虫,只要能填饱肚皮,都很美味。
包谷饭
包谷是西南片区的方言,也就是玉米。玉米晒干磨成粉,也就是玉米面,泡水半小时后沥干,上锅蒸,蒸完会成小颗粒的“饭”,就是包谷饭了,现在改良过的会加入很大比例的米饭混蒸,因为实际上纯包谷饭颗粒感太重,吃的时候好像吃沙一样,很难下咽,包谷饭这种东西就是原来吃不上米饭的穷人家吃的,现在想吃也只能去乐山彝族地区找,城里很难见到了。
荞饭
和包谷饭同理,不过荞饭更少见,因为山地也不好种其他粮食,苦荞麦这种东西就成为了替代品。同样是苦荞麦磨成粉,然后是需要加适量水筛成细小颗粒,然后上锅蒸熟就可以吃了,口感上和包谷饭差不多,甚至更差一点,本身荞麦不太好消化,因此比较抗饿,现在也和包谷饭一样会加入白米饭了。
酱油花生
没得下饭菜的时候,倒点酱油,剥一盘花生凉拌起,过一哈哈儿就可以吃,小时候没菜吃,还去偷吃,酱油拿来泡饭。现在回味起来酱油饭下花生,好香。
烤红苕
也就是烤红薯,整个红薯直接丢炭火里烤,和烤土豆类似,烤完把皮刮了就可以吃了,经常有那种特别穷的孩子家里,前一天晚上烤好之后放着,早上拿一个就当早餐了,凉的烤红薯十分难以下咽,比干吃鸡蛋黄还难下咽,没办法,黄土地最能种活的就只有红薯了。现在在街边还能看到一些车车推起买烤红薯的,路过闻起好香。
窝窝头
所谓“穷也窝头,富也窝头”大概多少年来,窝头都是和“穷”字挂钩的。记得吃姐从小就听到过什么“穷人命苦,只能吃窝头咸菜”、“穷人,连窝头都吃不上”、“解放前穷人能吃顿窝头就是美餐啦”。
锅巴洋芋
乐山人爱吃洋芋,有各种洋芋做的小吃,炸洋芋、洋芋粉、锅巴洋芋等等。当年物资匮乏,乐山土豆算产量比较高的,曾经没有米饭这种精粮,只能靠土豆玉米等为食。
观音土
观音土这个名字的由来有这么个说法,饥荒中的人快饿死了,观世音菩萨怜悯众生,将土作食,让人充饥,故曰观音土。在旧社会和三年困难时期,穷人在青黄不接时或灾荒年间,常常靠吃观音土活命,这种食物不消化,不宜多吃,现在这种食物基本上看不见了。
是不是看了之后感触颇多啊~这些美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忆,早已成为我们追逐的美食。这些流传下来的美食也成为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