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由于气温升高,天气干燥,是小儿容易生病的季节。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尚处于发育过程中,对于外界气温的变化很难做出自身的生理机能保护,特别容易出现体热、食欲不振、长痱子甚至是中暑等上火症状。
一、宝宝上火的表现有哪些?
口舌生疮:宝宝上火后大都会出现口角糜烂、干裂、嘴唇起疱疹、口腔黏膜及舌头溃疡等症状。
大便干结:有的宝宝上火后会引起便秘,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眼屎增多:宝宝眼内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
皮肤干燥:宝宝肌肤稚嫩,如果长期呆在湿度过低的环境中,皮肤很容易变得干涩,甚至发生皲裂,宝宝的毛发也会因此变得干枯无华或脱落。
腹泻:宝宝的消化系统比较娇弱,一旦上火就容易发生肚子胀满不适、腹痛、腹泻、大便酸臭、肛门发红等症状。
宝宝上火后易引发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口角炎、鹅口疮、白日咳、急性中耳炎、急性喉炎、鼻出血。
二、防止上火的方法有哪些?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丰富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宝宝出生后最好母乳喂养,可提高抵抗力,防止上火。妈妈要合理膳食,保证充足奶量
2、选好配方奶。许多吃牛奶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宝宝出现了“上火”症状,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选用配方奶,多喂白开水。
3、合理添加辅食。对4个月的小宝宝要适时添加辅食,6个月后,除母乳喂养,还应合理补充富含膳食纤维谷类、新鲜蔬果等,可预防上火和便秘。
4、培养良好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的同时,培养宝宝爱吃蔬果的习惯,蔬果富含维a和c,增强免疫力,防止上火。控制零食,不要吃易上火食物。
5、保证睡眠。宝宝睡眠好,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可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因此,妈妈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
6、规律排便。帮宝宝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可以及时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来。
7、保持合适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在18~22℃左右,湿度在55%~60%左右,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防止宝宝皮肤及鼻咽腔黏膜干燥。
8、多活动。天气好可多带到户外活动,促使体内积热发散,提高抗病能力。
9、自制药茶。可用绿豆、鲜藕、甘蔗、大白菜根、荸荠、鲜茅草根、鲜芦苇根等熬茶,让宝宝天天多次饮用,对预防上火有良好效果。
三、灭“火”食物有哪些?
水果:
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热外,其特点是能清润肺系,对于肺热咳嗽吐黄痰,咽干而痛的宝宝极适宜。
鲜莲子:生吃可以去心火,清热除烦、养心安神。
荸荠:其性微寒,果汁丰富,凡热病后余热未净的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等宝宝都非常适宜食用。
柿霜:性凉,味甘,清上焦心肺热,对口舌生疮的宝宝有治疗作用。
杨桃:性寒,味酸甜,清热生津,内火炽盛、口腔溃疡破烂的宝宝最适宜。
蔬菜
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宝宝常食有益。
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适合肺胃有热的宝宝食用。
茭白:性寒凉适合心经有热、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症状的宝宝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莲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捣汁,功效是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若与梨汁和匀同服其效更佳。
茄子:性寒凉,可以清热解毒,给易“上火“的宝宝食用时不要用油烧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
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四、宝宝上火的认识误区
1、只有夏秋两季才易上火。儿童对外界气候变化的感应比成年人要敏锐很多,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温差变化较显著的时候都有可能为孩子的上火造成隐患。
2、儿童腹泻肯定是着凉了。大部分年轻妈妈发现孩子腹泻,第一反应大都是孩子肠胃着凉了,却忽视了有可能是“上火”引发的症状之一。
3、轻易使用“泻药”。这类药物容易打乱机体自身的平衡,引起消化等功能紊乱,甚至出现持续性腹泻。还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影响正常肠蠕动。
4、只要注意饮食就能防“火”。除去饮食,各种细菌与病毒侵袭,炎热气候、生活作息混乱以及人多的公共场所也都是能导致孩子“上火”不可忽视的因素。
5、只要多喝水多吃果蔬就能“灭火”。凉开水、水果和蔬菜只对消化和饮食紊乱造成的旺盛胃火具有效力,对于心火、肝火和脾火过旺的问题便会束手无策。
6、牛奶上火不适合夏季食用。从性味、成分和功效上看,牛奶食用不存在季节上的差别,更不会导致上火,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充水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