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作者:艾灸工具箱 2017-09-17阅读:2869次

艾灸——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本草纲目》中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

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血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灸法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艾灸——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调和气血

正常的机体,气血再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功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骨伤科应用最多。

艾灸——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扶阳固脱

凡出现呕吐、下痢、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用大艾柱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再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艾灸——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疾病,可用灸百会穴来升阳举陷。

艾灸——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拔毒泄热

在古代文献中有”热可用灸“的记载,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疮疡肿胀的一个重要治法。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标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艾灸——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 ”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处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艾灸学位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犯病保健之功。

艾灸——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