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人的身体上有许多凹陷的部位,这些地方往往隐藏着重大的秘密,经常对其轻抚按摩,可以有效地排毒祛湿、通经活血,因此被人们俗称为“养生窝”,通过适度按摩这些部位,可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疲劳,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按眼窝,安神缓头痛即眼眶之内的柔软区域。中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失眠均与阴阳平衡失调有关,眼窝是手足太阳、足阳明等交会之处,可调理人体阴阳平衡。眼窝处有晴明、攒竹、四白、承泣、丝竹空等诸多穴位,通过按摩可减低眼压,缓解眼部疲劳,提高眼部机能,对近视眼、老花眼及用眼过度等引起的目赤昏花、视物不明有明显改善作用。按摩这些穴位还能镇静安神、改善头痛,也可延缓眼周皮肤衰老,预防皱纹出现。
【方法】
(1)轻闭双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缓缓地旋转按摩各10次。
(2)端坐凝神,先用力迅速地眨眼15~30秒,再紧闭双眼5秒后睁大双眼3~5秒,并将视线移至鼻尖处注视3~5秒。
(3)双眼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环视运动6~8次,幅度尽量大。
【作用】降压安神
按颈窝,缓解咽部不适颈窝位于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这里是天突穴所在,为任脉穴位,位于颈结喉下四寸,胸骨上窝正中,具有宽膈和胃、降逆调气的作用。刺激颈窝可改善咽喉不适、咳嗽气喘、恶心呃逆等症状。可用拇指或食指按压颈窝,并向内下方缓慢均匀用力,或画圈按揉,同时作吞咽动作,约一分钟左右,自觉局部酸重感及憋闷感为止。
【方法】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颈窝,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一般半小时后可缓解咽部不适。
【作用】止咳利咽
揉腋窝,宽胸宁神腋窝,俗称“胳肢窝”,位于肩下方,上臂与胸臂间凹陷处,其顶端动脉搏动处为极泉穴。为颈部与上肢间血管和神经通路,是腋窝动脉、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群组织的集合处。针灸或按摩该穴,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对防治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有益,如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
揉按腋窝能除心火。一说起腋窝,很多人会想到狐臭,这种难闻的气味就是腋窝这口“排污井”所散发出来的。
腋窝处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祛除心脏的火郁毒素。所以应该经常去按揉这个地方,以疏通这口“井”。平时容易犯急、暴躁,这是心火大的表现。揉一揉腋窝,打通了心经,人就平静下来了。将四指并拢置于腋窝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每10圈交换一次,共按摩100~200次;也可按压,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用拇指指肚按极泉穴,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一般需要3~5分钟。
【方法】左手上举,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作用】拍打腋窝有宽胸宁神、清热解暑等功效。
拍打肘窝,清热通络位于肘关节前方,为三角形凹陷。肘窝的浅部有肱二头肌腱膜,深部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并有血管、神经干通过。是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的通行之所,分布着曲池、曲泽、尺泽等穴位。当血液中代谢产物过多时,血液黏稠度增加,经脉气血易滞留在肘关节,经络不通,引起心火肺热亢盛,会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心烦失眠等证。按摩肘窝的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清热祛湿,安神利咽。将四指并拢,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地连续拍打左右两边数次,拍打时要注意节奏。也可轻轻按揉局部穴位,以感觉肘部微微发热、酸胀为宜。
拍打肘窝能除心肺火气和毒素。肘窝是经络密集的部位,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心经三条经络通过,所以按揉这个部位可以排除心肺的火气和毒素。如果您近期出现了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现象,那就是您心肺的火毒壅盛了。可以在肘窝这个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拍完后,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色的毒素反应物,可保这口“井”排污通畅。
很多人睡不着很烦躁,越烦越睡不着,翻来覆去地在床上“烙饼”。拍一拍肘窝,打通心肺经,就睡得安稳了。
【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2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作用】拍打肘窝有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功效。如用于预防中暑,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
捋按腰窝调气血腰窝就是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两侧分布夹脊穴和背俞穴,即人体腰骶部形成的“窝”,肥胖者以及孕妇此“窝”更加明显。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背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受到历代养生按摩的推崇。常按摩腰窝可协调经络气血,调和脏腑。按摩腰窝以沿着脊柱走向从上至下捋按为宜。 腰骶窝是人体最“忍辱负重”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平时多拍一拍,大有裨益。
【方法1】
(1)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窝处,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连续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
(2)迅速收缩、放松肛门周围肌肉,持续10秒,间隔10秒,连续做10次。
【作用】泻火通便
【方法2】取屈肘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纵向或横向连续拍打腰骶部,反复3~5遍。尤其是骶骨两侧,用力可稍重。操作时,拍打要有节奏,力量由轻而重。
【作用】此法有通调气血、促进循环、疏松筋肉、清热消暑、消除疲劳等功效。
【注意事项】操作者拍打的力量应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连续反复几次即可终止。另外,在用虚掌拍打体表前要注意沉肩垂肘,腕部放松,掌指关节微屈成虚掌,五指并拢。在拍打时要平稳而有节奏,拍打后迅速提起,拍打的部位要准确一致。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要慎用此法。
搓擦腘窝(又称膝窝),缓解腰背痛位于膝关节的后方,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屈膝时比较明显,呈菱形。腘窝内充满脂肪,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
腘窝为十二正经中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 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中医针灸推拿中讲究“腰背委中求”,意思是治疗腰背酸痛、下肢关节伸屈不利,委中是要穴。委中穴两旁还有委阳、阴谷、浮郄等穴位,均为治疗腰背酸疼的穴位。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不但可缓解腰背下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还可加强人体的护卫作用,增强免疫力。
【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不断地拍打两侧腘窝处。
【作用】经常拍打腘窝有行气活血、散淤祛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的功效。如用于一般保健可反复拍打100~200次;用于预防中暑,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用于缓解腘窝痉挛疼痛以及消除身心疲劳等,可反复拍打数百次,以自己能忍受为度。
推搓脚窝精力旺《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脚窝里藏着人体保健要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均有重要作用。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人体还有一个关键的窝——脐窝位于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腹部正中央凹陷处,直径约为1~2厘米,为神阙穴所在。《医学源始》中说:“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始生,五脏六腑之形成故也。”故脐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虽有保健作用,但此处和诸经百脉相通,内连五脏六腑、脑及胞宫,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健操作。
【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拍打肚脐窝100~200次。操作时,腕关节固定或微动,以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为中心,操作者可在腹式深吸气后进行,拍打之力由轻而重,身体健康者还可适当增加拍打次数和力量。
【作用】经常拍打肚脐窝可起到安神宁心、调和气血、舒肝利胆、益肺固肾、通利三焦、调畅经络的功效。
耳后窝即耳垂后方的凹陷处。耳后窝深层分布有迷走神经,通过刺激可使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方法】双手拇指缓缓用力按耳后窝,慢慢吐气,持续5秒再松手,如此反复按压10~15秒,每天午饭和晚饭后半小时按摩1次。
【作用】降糖调血
患有哪种疾病的人不适宜乱按摩1、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2、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
3、对于那些因为血小板减小性的紫癜或者过敏性紫癜的患者是不能够随便的按摩的。
4、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
5、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病人。
6、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
7、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骨髓炎。
【温馨小提示】对于正常人来说,建议每天轻揉或拍打,循序渐进,可辅助预防内脏疾病,有利身体健康;如已患有病症的人群,请遵医嘱定时检查、服药,可根据病情或自身情况做操来辅助缓解病痛。本操不能代替药物和治疗。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