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实证主要有气滞、瘀血、寒凝、郁热四种情况,各证间又互有兼夹。虚证可分为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冲任虚寒。按现代医学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功能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器质性痛经),前者盆腔器官正常,多见于未婚未育妇女,后者多有盆腔器官器质性病变(如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等)。
艾灸是古老的外治疗法之一,它的原理就是温通气血、扶正祛邪、活血化淤、通经络除湿痹等作用。所以我认为月经期间的痛经是可以用艾灸疗法来改善和治疗的。但艾灸对于女性痛经治疗的实施应该是在执业中医师四诊辨证的基础上实施,女性朋友千万不要擅自艾灸,因为我认为如果月经来时如经量太大则不宜艾灸,因为艾灸属于“温热外治”疗法、而血则见热而行、怕引起血崩的情况出现,经量很少、甚至有血块、色黑则最适宜艾灸。
艾灸治疗痛经配穴
(1)关元穴
所属经络
任脉,小肠之募穴,交会穴(足三阴、任脉)
主治;
《针灸大成》
主积冷虚乏,脐下绞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冷气结块痛;寒气入腹痛,失精白浊,溺血七疝,风眩头痛,转脬闭塞,小便不通,黄赤,劳热,石淋五淋,泄利,奔豚抢心,脐下结血,状如覆杯,妇人带下,月经不通,绝嗣不生,胞门闭塞,胎漏下血,产后恶露不止。
穴位定位;在前正宗线,脐下三寸是也。
操作要点;
在关元穴上放薄薄生姜一片、用手持艾条悬灸,要以好艾条为治疗大法,对着穴位大概灸20分钟左右,期间如果生姜有烫感、需及时换掉,以免烫伤皮肤。
(2)气海穴
所属经络
任脉
主治;
《针灸大成》
主伤寒,饮水过多,腹胀肿,气喘心下痛,冷病面赤,脏虚气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肌体羸瘦,四肢力弱,贲豚七疝,小肠膀胱肾余,癥瘕结块,状如覆杯,腹暴胀,按之不下,脐下冷气痛,中恶脱阳欲死,阴症卵缩,四肢厥冷,大便不通,小便赤,卒心痛,妇人临经行房羸瘦,崩中,赤白带下,月事不调,产后恶露不止,绕脐㽱痛,闪着腰痛,小儿遗尿。
取穴定位;
在前正中线上,脐下一寸五分。
操作方法同关元穴一样。
(3)三阴交
所属经络
足太阴脾经,交会穴(足三阴)
主治
《针灸大成》
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脾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内廉痛,小便不利,阴茎痛,足痿不能行,疝气,小便遗,胆虚,食后吐水,梦遗失精,霍乱,手足逆冷,失欠,颊车蹉开,张口不合,男子阴茎痛,元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小儿客忤,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动横生,产后恶露不行,去血过多,血崩晕,不省人事。如经脉塞闭不通,泻之立通。经脉虚耗不行者,补之,经脉益盛则通。
穴位定位;
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
操作要点;
手持艾条悬灸,建议大艾条,对着三阴交施展温和灸和温蕴灸法。时间因人而异,灸至皮肤微微泛红晕皆可。
取穴释义;
女子以血为先天,治疗以安冲为大法,以固冲仁二脉为基本治疗思路、以上三穴都是奇经八脉之任脉和三经交会穴。都以治血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