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肥胖、易长痘、脸部爱出油、大便稀黏、食后胃胀等都与湿气离不开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按穴位来祛湿,既有效,又十分简单易学,在家里就能自己动手祛湿。
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位于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来回揉搓百会穴5-10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
功效:若该处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出现头晕,脑袋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大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下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此处受湿气入侵,容易造成肩颈病症。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
功效:该处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阴陵泉穴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50~100下,早晚各1次。
功效:若该处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5、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
按摩方法:每次点揉5-10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该处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于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其实祛湿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除了通过中医保健来祛湿,平时还可以吃一些祛湿的食物,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有效祛湿。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红豆20克
做法:将薏米、红豆等洗净,红豆、薏米要提前浸泡
将所有材料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煲3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添加其它的材料。
薏米桂圆粥:
材料:红豆70g、薏米100g、桂圆30g。
制法:1、将薏米、桂圆、红豆淘洗干净
2、红豆浸泡3小时,好煮
3、薏米浸泡5小时
4、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煲制1小时,加红糖即可。
薏米又名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