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家乡的一些老中医说,拔罐可以在治疗疮疡脓肿时、肺痨、风湿等疾病。那时候不太信,就看父母偶尔难受的时候,拔火罐,背上一块快的紫色印子,很吓人。
尤其是有的时候妈妈说胃里有寒气,还用烤一下的刀片划个口,再拔火罐。拔完既有血珠,还有水泡,看着别提多吓人了。
拔罐后皮肤经常会出现水泡,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中的拔罐是通过一种体外的物理方式将体内毒素逼出体外的过程,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也因人而异,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
3、部位的差异。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
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湿气都有哪些危害呢?
1、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
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2、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3、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
4、妇科病
《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症。”内外湿气结合,会导致带下量多,甚至出现黄、赤、黑等异样颜色的带下液体。
虽然拔罐是祛湿的一种不错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体质虚弱者、皮肤易过敏者或体表有溃疡者、情绪烦躁不安者、重度失血者、女性月经期以及孕妇等均不宜拔罐。
如何最简单的祛湿呢?
现在野外一些随处可见的小野菜,其实就是祛湿的良药。比如蒲公英,自己采挖点,都不用花钱,泡水喝就能祛湿。
蒲公英
蒲公英有很重要的药食两用价值,对祛湿也有突出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说:“蒲公英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蒲公英的主要功效为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除了蒲公英之外,还有荷叶,也是非常好的祛湿的植物。
荷叶
荷叶作为药用,主要是取其芳香化湿和淡渗利湿的功效。它本身带有的清香能够帮助食物的转化,荷叶的甘淡能够帮助人体把体内多余的湿气排出体外。
体内有湿气的朋友,可以用蒲公英荷叶茶,配方:玫瑰花瓣0.5g,蒲公英根1.5g,荷叶2g,做成蒲公英荷叶茶包,每日代茶饮。
加入玫瑰花,不到2毛钱,玫瑰花作为温性药,可以暖胃、消炎、改善痛经。
除此之外,想要一分钱不花的去湿气,可以用蒲公英+马齿苋煮水喝。
古代中医药典中记载:马齿苋性寒,味酸,无毒,入肝、脾、大肠三经,有疏肝理气,健脾养胃,润肠解毒、消肿之功效。
马齿苋
现在正值春季,是人体肝和脾当令的时候,吃一些马齿苋,能够起到降肝火、清胃火的作用,民间也经常用马齿苋来治疗拉肚子、痢疾等肠胃炎症。
注意:马齿苋可以促使孕妇流产,因为马齿苋是种寒性的药物,有滑胎的作用。因此孕妇不能够使用。
除了食疗之外,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现在很多医生推荐,青梅排毒法。青梅被称为:长寿果。
青梅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独特功效,青梅中的儿茶酸能促进肠道的蠕动,一般青梅都是经过发酵的,含有天然的酵素 。
湿气也是人体毒素的一种,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排毒来排除湿气。
青梅就是通过清肠,利尿,清血液达到排毒的功效。提高了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改善身体的很多症状!
通常情况人体内的毒素排出情况是75%是通过粪便排出18%通过尿液排出3%通过汗液排出其余4%则通过五官、头发和指甲排出。
人体排毒又分为:浅层排毒~肠道。中层排毒~肠道+肝胆,深层排毒~肠道+五脏六腑+血液+淋巴,体内毒素顺利地排出,体液干净了,血液就干净了;血液干净了,细胞就健康了;细胞健康了身体自然也就健康了。
青梅有助于肠道蠕动和吸收,酵素可以改善肠道菌群。两者齐下。可以打开大肠排毒通道,通过排便来排除体内的湿气,会非常有效果。
想了解青梅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微信:13940502691,备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