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多数人钙摄入不足。于是,媒体上不断出现中国人需要全民缺钙的提法和相关讨论,上百种补钙品也相继上市。那么,消费者究竟应该何去何从?羊边城为你解答——缺钙的危害
钙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人体中99%的钙储存在骨骼中,使骨骼具有一定强度,起到对身体的支撑作用。同时,在肌肉收缩、神经兴奋、血液凝固等生理活动中,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人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会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钙浓度恒定,以保证上述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但这是以减低骨强度为代价的。因此,缺钙的后果首先是影响骨骼的健康。
补钙:需改变膳食习惯
对于钙摄入不足的人群,一定要设法改变原有的膳食习惯。我们通常膳食中的米、面、畜禽肉、鱼虾、浅色蔬菜以及常吃的水果中含钙量都很低。钙含量高的大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却摄入不多,尤其是含钙量最多的奶类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占的比例很小。因此,要精心调配食谱,多饮奶,多选择含钙高的食物,才能改变钙摄入不足的情况。
但对于那些暂时还不适应经常饮奶的人,对于那些无暇精心选择和调配膳食的人,要想从膳食中摄入充裕的钙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少年以及老年人等钙需要量较高的人群,要每日从膳食中摄入1000毫克钙,确实有一定难度。因此,如果有条件,在膳食以外额外补充一些钙剂还是大有裨益的。
补钙:需因人而异
每天应摄入多少钙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呢?中国营养学会根据对我国居民的调查资料以及国内外人体试验的结果,为不同年龄人群推荐了钙的适宜摄入量。两岁以下婴幼儿是每日300~600毫克,4岁以上儿童及18岁以上成人是每日800毫克,11~18岁青少年及50岁以上老年人是每日1000毫克。据上世纪90年代全国性大规模膳食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钙的实际摄入量,成人每日平均400毫克左右,仅相当于适宜摄入量的50%;中小学生每日平均341~474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39%~52%。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提到的钙摄入量,是人群的平均值,其中有少数人的摄入量已超过适宜摄入量,而大部分人则达不到这一水平,甚至有些人每日摄钙只有200或300毫克。上述结果表明中国人虽不是全民缺钙,但可以说,中国居民中大部分人钙摄入不足。
补钙:有可靠途径
采用钙强化食品也应是提高钙摄入量的有效途径。但据观察,目前市场上虽有大量钙强化食品出售,如高钙挂面、高钙面包、高钙果汁、加钙核桃粉、加钙芝麻糊等等,但绝大多数产品并未标明加入了多少钙及产品含钙量。消费者若选用这些钙强化食品,则有可能摄入钙过量。虽然补钙是比较安全的,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每日可耐受的最高钙摄入量是2000毫克,人们一般不会超过这个高限,但若盲目采用不标明钙含量的钙强化食品,则有可能超过限量。从这个角度看来,补充钙含量固定的钙剂更为安全可靠,如安顺鹏睿生产的钙汁王果蔬饮料。
减少钙的流失
运动能让骨骼更加强健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直接促进钙的吸收、防止钙质的流失。钙是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运动能促进钙的沉积,是骨骼更加粗壮。那么,运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首先,运动可以提高骨质含钙的最高量运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和在骨骼内沉积,对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防治作用。而经常进行户外运动,还可接受充足的阳光,使体内维生素D浓度增高,并能改善胃肠功能及钙磷代谢。这就更加促进了体内钙吸收。适宜运动又可使人的食欲增强、促进胃肠蠕动和增进消化功能,而提高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并促进骨骼的钙化。另外,运动能增加骨皮质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内输送钙离子以及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以促进骨骼的形成。其次,运动可以减少钙质的流失。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能够增加骨质的密度,一般来说,人在30~35岁的时候骨质的密度会达到顶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峰值骨量。在这之后,成骨细胞的能力减弱,但是破骨细胞的功能却仍然正常,因此平衡被破坏,钙质流失增加。运动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来,它可以增强成骨细胞的功能,保持正常的成骨与破骨细胞的平衡,从而减少骨钙的流失。研究发现太空人员在四天的飞行中,尿中钙质的流失显著增加,然而在一个十四天的太空飞行中,每天从事肌肉活动的人员尿中钙质流失会显著减少。研究也发现从事棒槌运动的老年人,其骨骼中的钙质含量高于不运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