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处方:行气方

作者:军芳话养生 2017-09-04阅读:1507次

配方:(四方根据辨证任选一方使用)1、膻中,内关,合谷,太冲;

针灸处方:行气方

太冲穴

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位,穴义为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穴位取穴法:人体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配伍:

乳痈:复溜、太冲。

经漏:太冲、然谷。

溏泄:神阙、三阴交、太冲。

行步难移:太冲、丘墟。

急性病毒性肝炎:足三里、太冲透涌泉。

行步艰难:太冲、足三里、中封。

虚劳浮肿:肾俞(灸)、太冲(灸)。

女人漏下不止:三阴交、太冲。

赤眼:迎香、临泣、合谷、太冲。

寒热痹痛:合谷、太冲。

太冲配大敦治七疝;

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

太冲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

太冲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穴治贫血、羸瘦;

太冲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2、内关,期门,阳陵泉;

针灸处方:行气方

阳陵泉

阳陵泉人体穴位。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

穴位取法: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刺灸法

直刺0.8~1.2寸。可灸。

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透阴陵泉,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伍:

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 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配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配人中、中冲、太冲,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胁下支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

《针灸大成》:主膝股内外廉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苦嗌中介然,头面肿。

《类经图翼》:主治偏风,半身不遂,足膝冷痹不仁,无血色,脚气筋挛。

3、支沟,太冲,丘墟;4、外关,太冲,期门。功能:理气解郁。

刺灸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泻法。

临床应用:

1、胃脘痛:胃脘痞满胀痛,走窖胁背,可加期门,中脘以疏肝和胃。

2、咳喘:若胸中气机郁滞不通而致胸满咳喘者,1方可加璇玑,列缺以宣肺降气,止咳平喘。

3、梅核气:若气滞痰阻,阻于胸隔,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1方加列缺,天突,丰隆以宣肺利气,化痰散结。

4、急躁易怒:若气机郁滞日久化火,兼见急躁易怒,口苦,嘈杂泛酸,!舌红苔黄,脉弦数,1方加支沟,行间,侠溪以清肝利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