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不留行
上次跟大家聊了聊复方甘草片,这味药因其物美价廉深受大众的喜爱,但任何药物对待疾病的有效率都不是百分之百,更不用谈其治愈率了。
在这个季节更替时期,很容易患感冒,而感冒在这个时节也容易转化为咳嗽。有时候患者会很困惑,我这个咳嗽怎么就这么难好?
笔者也有过这样的情况,记得当时我咳嗽的非常厉害,晚上一直剧烈的咳嗽,无法入睡。在床上躺了一段时间实在忍受不住后,便下床找了两根针,当时还是学生,虽然学过如何治疗,但心里十分没有底,也不知效果如何,但没办法,实在咳嗽的厉害,便选了三个方便针刺的穴位来试。
没想到,这一试却让我感受到了中医神奇的魅力。三根针下去,一分钟后便感觉一股舒服的、凉凉的感觉从咽喉顺着气管就下去了,然后竟然从针刺后一声咳嗽都没有。
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我在卖关子?光说疗效不说怎么治疗的,这是个骗子吧?
别急,咱们接下来马上来聊干货。
我针刺的三个穴位分别是列缺、合谷、足三里,为什么选择这三个穴位呢?我是这么想的:
列缺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亦是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其位置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对于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疗效很棒,一点不搀假。
而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并与太冲穴一起成为四关穴,具有“开”之意。此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合谷总治头、面各症,用之得法,针到病除。齿、眼、喉咙(咽喉)等症之特效穴。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此穴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是一直为人称赞的“保健穴”。
接下来要讲的便是为何选取这三个穴位——因为咳嗽本身是肺系疾病,所以选肺经穴位那是必然,而作为肺经的络穴,在治疗肺系疾病本就有着很独特的功效,这是我选它的原因之一。
而合谷穴作为大肠经的穴位,我也本着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则,用以调理上焦之气机,疏散风寒表邪。因为我晚上一直的咳嗽,并且声音很大,是一种实证,选择合谷穴也有着“开通”之意,给风寒邪气一个出路。
而取足三里便有着一点点“治未病”的思路,因为肺经的起点便在中焦,而胃气的升降出入对于呼吸影响很大,升发胃气以壮卫气,这是我当时想的,结果也起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疗效。
后来,在我查阅文献与资料的时候,发现其实还有一个穴位对于治疗风寒表邪引起的咳嗽有奇效,那便是孔最穴。
孔最,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之郄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之前跟大家说过,郄穴的意思就是急救穴,临床救急的穴位,而孔最就是肺系疾病临床救急的穴位,当咳嗽的非常厉害的时候,这个穴位就很有效。
不过,咳嗽当时是止住了,但是第二天醒来还是没好,症状虽然有所减轻,但是邪气还是没法散尽。
那怎么办呢?我当时也很惆怅啊!
后来,还是在贺普仁等老前辈的著作中找到了治疗的方法——拔罐。这个拔罐可不是澡堂子里那一股脑拔上一背的那种,选穴宜少不宜多。
我选的是肺俞穴。肺,肺脏;俞,输注;本穴为肺之背俞穴,故名。本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位于背部的背俞穴之一,背俞穴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及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故肺俞穴是治疗肺脏疾病的要穴,除可用于治疗颈肩疼痛等局部病证外,还善于治疗肺系疾患如感冒、咳嗽、气喘等。
其实这一罐下去可不只是肺俞穴一个,大杼穴、风门穴等都有照顾到,而这三个穴位对于治疗肺系疾病的“善后工作”尤其神效。如果再配上针刺,效果就更好了。经过这几次治疗,我的咳嗽终于痊愈。
所以,我的观点,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在治疗他们时往往不能一举而破,而是要有先头部队,也要有后续清理战场的后勤部队,我们要有这个思想。当然,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知看到这的您是否认同?
或者大家谁有更好地思路和方法的话,笔者在这抛砖引玉啦!
<END>
本文由我刊原创发表,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授权及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tcmrun,欢迎广大读者原创投稿。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中药杂志】官方微信(cjcmm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