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日,《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中医诊所备案制时代宣告来临。
自今年7月1日《中医药法》落地后,备受业界关注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终于在11月15日正式出台,并定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备案制新规,符合资格的个人办中医诊所,只需向当地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以前一些民间中医受尽了白眼,他们从小学习中医,技术精湛,能治病救人,但却苦于没有大专文凭而不能合法地自立门户。人类对客观规律的探索,包括对中医的探索,从来就是一个磕磕碰碰的不完美过程,和瞎子摸完象去做拼图游戏差不多。在实践领域决定各种理论取舍的,是“黑猫白猫”,看能不能把人治好。西方的物理学发展,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再到普朗克,就是一个不断突破升华的过程。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在治病上,它列入了用渔网化煮水以化卡喉鱼刺的方子,惹人争议,但里面对药草的描述却是非常实用,是经典的动植物草药学教科书。屠呦呦就是取法中药而拿的诺贝尔奖,现在是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西医中医都能治病,但也都会出现误诊漏诊的事故,这是客观现实。民间的一些中医偏方的确医治过一些西医也无法治好的病,所谓“民间有高手,偏方治大病”——这话不全信,也不完全不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凡能治病救人的,就是好的,不必大搞华夷之辨,自立藩篱。此次备案制无疑是尊重客观现实,对民间游医、偏方治疗、百家争鸣等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
(解释新法:只要是有中医院校毕业证书,不管是中专、大专、本科,考核合格后都可以备案开设诊所,甚至一些有社会行医经历的游医经考核合格也能够备案开设诊所。)
师承模式有望发扬光大
中医的理论比较抽象,实践上有很多难以量化的地方,如脉象的判断,还有一些技法和经验等,其微妙之处,在书本上是学不来的,不但需要学的人要多地进行临床实操,而且需要老师傅手把手地教,师承模式比较适合中医的特性。
另一种力度:对于中医诊所,监管力度将升级
开放不等于乱来针对中。医诊所可能存在的乱收费、虚假宣传、擅自执业、超范围经营等行为,新的法规都明确了惩治措施和法律责任。以前对于很多乱象,是通过设立许可制的方式来预防,现在采用备案制把准入门槛降低
了,就必须在事后监管上加大力度,出台更多监督和整治、惩罚的措施,来制止伤害患者利益的恶行。
上图来源:中国中医考研微信公众号
另一种声音:采用备案制,不等于中医诊所的春天来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医科医生表示,即使政策已落地,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医诊所会因此而激增,毕竟依靠医院平台来吸引患者还是主流路线,离开平台再创业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了,诊所未来还在于多点执业。
但改为中医诊所备案之后,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如何加强事后监管。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中医药主管部门需自备案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备案中医诊所进行现场审查、定期开展现场督察。此外,中医诊所不得出卖、转让、租借备案证,并规定了相应的罚则。
不得不承认,目前在中医界有些诊所的确在打擦边球,特别是以理疗、针灸、推拿、拔罐这种不需要药物的诊疗为主的小诊所,备案制开放后可以为这类小诊所取得合法身份,但在其中行医的“医生”可能还是不符合放宽后的注册要求,无法取得执业资格。这种小诊所将面临停业或者借壳开业两种选择。
另一方面,在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进不如预期,也限制了中医诊所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依靠医院平台吸引患者还是主流路线,而中医诊所蓬勃发展的核心在于多点执业,但目前医生多点执业的可操作性并不强。
在顶层设计已经放开的背景下,相信未来几年内,各地方的卫生政策都会相继跟上,医生开诊所的政策藩篱正在被逐渐拆除,中医在走向阳光之路,中医诊所也不能落下,并成为分级诊疗制度的中流砥柱!
推荐书:《<本草纲目>养生日历》。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本草纲目>养生日历》,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编辑推荐
本草遇到水墨,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养生遇到艺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将本草纲目中常用的365味药通过水墨画的形式直观展现,通过文字的介绍传递养生知识。每天给你一份美的享受,每天送你一个养生方药。
END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医馆视界,综合网络,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推荐书:《<本草纲目>养生日历》。
投稿及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9月起,这些政策将影响全国医生!
“回家自己开诊所,一年就能成富翁”,他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