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医常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不除,吃再多的补药都如同隔山打牛,很多不适症状乃至疾病都与湿邪困体脱不了干系。比如,刚刚立春,很多人就出现早上睡不醒、起来易水肿、白天呵欠连连、身体疲乏无力等症状,有些人认为是春困,其实,相较于春困,体内湿气过重的可能性更大(春困多发生于3月)。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人见人烦的“湿气”。
一、“湿”从何来?
“湿”的来源包括外湿和内湿,外湿由外界环境中的湿邪侵袭人体造成,内湿由脾失健运,无法正常运化造成。
针对外湿、内湿如何在体内“安家落户”,小编各举一个例子:
“湿为重浊之邪,黏滞难化。若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汗出沾衣等均可使湿邪侵袭人体。”
——《中医内科学》
很多人觉得雨中漫步非常浪漫,电影里也不乏这样的桥段,尤其在小编生活的南方,春季细雨如丝,很多人觉得淋点小雨算什么?
不过,这种想法真心不对。中医自古对水很有讲究,无论是暴雨还是细雨,都带着寒气,淋在头上身上,寒气会让毛孔迅速收缩,顺势把寒湿闭合在身体里,同时还会伤及阳气,使人头痛(头是诸阳之会)。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吃货大国,海鲜、肉类、生冷、瓜果、甜食……整天暴饮暴食,你以为伤害的只是荷包吗?伤害最深的其实是脾胃!
我们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都要靠脾胃两个器官消化。脾主水湿代谢,身体里的水液,包括食物营养物质中的液态物质,都要靠脾来运化,而后输送给各个脏腑,如尿分配给膀胱,汗分配给肺。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滞留成痰湿等治病因素。如果暴饮暴食,脾长期超负荷工作,终有一日会闹罢工,就会脾气不运,湿浊内生。
二、湿气重,常见3种症状
湿邪分寒热,但无论是湿寒还是湿热,都有以下3种常见症状:
1、舌上有黏腻的水液,或舌苔白腻(寒湿),或舌苔黄腻(湿热);
(舌苔白腻)
(舌苔黄腻)
2、脘闷(脘就是胸骨下面到肚脐上面,通常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常常没胃口;
3、乏力,没精神,感觉身体很重。
除了上述3种常见症状,湿气重还有什么后果呢?就是极易变成湿热或痰湿体质。比如,皮肤和头发总是油腻腻的、容易长湿疹或痤疮、容易出黏黏的汗、容易肥胖长肉……肥腻的中年妇女就是这么来的。
此外,一旦湿邪困脾,会进一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造成“恶性循环”,并表现出脾虚和内湿的症状。比如,脾失运化,就会食欲不振、脘腹不舒;脾胃虚弱,就不能很好地受纳水谷,化生精微,就会导致积食,让人恶心欲呕;水谷等聚积于小肠,尚未完全消化便排出,就会导致大便不成形;消化和吸收功能都变差,还特别容易得过敏性疾病,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各类皮肤病等。
三、为什么薏米祛湿并非人人皆宜?
网上曾经做过一项统计,问:什么食物最祛湿?结果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薏米粥,可见薏米祛湿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过,是谁都能通过喝薏米粥祛湿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医认为: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薏苡仁就是薏米,清代医家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指出:薏苡仁最善利水,又不损耗真阴之气。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薏苡仁不能调脾,它的主要作用是把脾未代谢掉的水湿加速排出去;二、与其他利水药材相比,薏苡仁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在利水的同时,不会损耗肾气。(中医认为,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之气化需要肾气蒸腾,这样才能将代谢后的水分转化为尿液排出。)
薏苡仁可以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排泄,却并非人人皆宜。因为薏苡仁性凉,而且它利水是往下走,所以它更适合湿热体质的人,至于湿寒体质的人(如脾胃虚寒者),以及经期、孕妇、产妇等都不适合。而据统计,60%的现代人脾胃偏凉,所以这部分人如果想通过喝薏米粥祛湿,那就完全错了。
四、同样“以火克水”,为什么首选艾灸,而不是拔罐?
“湿”属水,火可克水,因此针对湿气过重的情况,应该以火克之。在中医疗法中,艾灸与拔罐都与火有关,也是祛湿常用的两种疗法。不过,从祛湿角度而言,艾灸的适用范围更广、使用频率更高,原因有二:
拔罐虽好,并非人人适宜,拔罐的频率和时间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而定。从中医“补泻”的角度来看,拔罐总体上倾向于“泻法”,所以拔罐治疗不宜频繁进行,一般每1-2周做1次即可,身体虚弱的人频率更要降低。可想而知,以这样的频率,祛湿的效果实在难以得到保证。
而艾灸人人皆宜,通过将艾火的热力注入人体,以祛除湿气,并且艾草自古即被誉为“医草”,它的药性可以传经透骨,达到培补元气、补益气血、补肾固阳等效果,十分适合身体虚弱之人,这是拔罐所不具备的。
拔罐虽然可以祛湿,但“湿”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类。外湿侵袭人体,常导致体内水液不得蒸发,水湿停聚而成病,常表现为风湿关节疼痛、腰酸背痛等。一般来讲,拔罐对外湿导致的不适症状治疗效果较好。而内湿由脾失健运所致,患者常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拔罐很难缓解内湿导致的不适症状,更无法健脾,对于内湿基本无效。
而艾灸不但可以祛除外湿内湿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还能健脾,从根源上阻滞湿气生成,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相较于拔罐只对外湿有效,艾灸的优越性自然蹭蹭蹭地上了几个数量级。
五、艾灸:分型祛湿,从根调理!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体现到艾灸疗法上也是如此。“湿”就一个字,但若从类型分,就包括湿寒、湿热、痰湿、风湿、暑湿等;若从部位来分,则包括湿蕴胃腑、湿困脾土、湿蕴膀胱、湿阻肝胆等;若从程度来分,那就更多了。那么,到底该怎么辩证施灸呢?
上文说了,脾主水湿代谢,若是脾的运化水液的功能旺盛,水湿哪里还能留得住?所以,祛湿从根本上说,还得健脾!
一般而言,针对健脾,常见以下治疗思路:
1、如果寒湿困脾,建议温补脾阳,把脾湿慢慢蒸发掉,好比把湿衣服放在取暖器上烤一烤。
建议艾灸督脉、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以提升阳气,同时用艾叶煮水泡脚,增强人体祛寒除湿的能力。
2、如果湿热困脾,建议清利湿热,同时少吃燥热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因为湿热与积食、消化不良有关),以免体内垃圾瘀滞。
建议艾灸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以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艾灸阴陵泉穴、承山穴,以清利湿热、利水消肿。
3、如果湿气重浊粘滞,阻滞气机,出现气虚的症状(如舌两边出现明显的齿痕),建议补气行气,辅助祛湿。
(齿痕舌)
建议艾灸:气海穴、阴陵泉穴、承山穴。
4、如果脾胃本身虚弱,导致无力运化,建议健脾养胃。
建议艾灸: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太白穴。
5、如果聚湿成痰,建议理气健脾、化湿祛痰。
建议艾灸:阴陵泉穴,承山穴,丰隆穴(特别适合脾失健运导致的“痰湿内盛”,可化痰定喘、健脾和胃),解溪穴(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主要用于分流胃经经水,可有效解决下半身水肿)。
备注:更多辨证配穴咨询可以关注 “艾灸匠心居”微信公众号
注:如上文所说,由于“湿”的类型、部位、程度不同,加上个人体质、症状的差异,如果不知道如何配穴,请后台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