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治疗颈淋巴结核的方子

作者:金冠骨科杨大夫 2018-03-04阅读:4316次

有种病,西医则称为颈淋巴结核,中医上则称为瘰疬。这是一种是生于颈部的慢性疾病。民间俗称“疬子颈”、“老鼠疮”。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

本病多因禀赋薄弱,气血不足,正气先虚,“痨虫”(结核杆菌)乘虚而入,结于颈项而发病。好发于颈项两则及耳后,少数病人可延及颌下、锁骨上凹及腋部。

​初起,颈项可扪及肿大淋巴结,一个或数个,蚕豆大或花生米大,皮色不红,质地中等,推之能动,不痛或微痛。继而淋巴结增大,与皮肤粘连,或数个淋巴结相互融合成块,触压疼痛。如皮肤暗红或微红,变软、为已化脓。溃破后可流出清稀脓水,并挟有败絮样物质。疮口呈潜行性空腔,肉芽灰白,久不愈合者可形成窦道。

初起一般无全身不适,溃后脓水不断,耗气伤血,可有消瘦,面色少华,神倦乏力,舌淡,脉细弱等症状。或可见到颧红,盗汗,咳嗽,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症状。

如发现本病,不论已溃未溃,体质壮实者可服小金丹,每次2~4粒,每天2次。或服消瘰丸,每服10克,每天2次。或服夏枯草膏,每次1匙,每天2次。

草药可用:夏枯草10克,功劳叶10克,猫爪草15克,葎草15克,煎水服;或用石吊兰40克,煎水服,亦有良效。

局部治疗,未溃破前,用痰核膏外贴。溃破出脓,早期用升丹,脓少者用五五丹提脓拔毒。

民间有用火针治疗法治疗本病。即先用碘酒、酒精消毒局部皮肤,然后将肿块捏起,用烧红的毫针,与皮肤平行刺入肿块,不留针,刺后用消毒纱布复盖包扎。亦可行截根疗法,即在背部第8、9、10胸椎,旁开1寸或2寸的位置。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后,切开皮肤约0.5厘米,深至皮下脂肪组织,再用针尖挑断白色纤维组织,不须缝合,任其自愈。这对早期病例,均有较好治疗效果。金冠中医提示:得了淋巴结核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推荐采用中医靶位体液渗透疗法来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