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印痕越深湿气越重?专家告诉你如何正确刮痧

作者:骨伤的杨张张扬 2018-03-20阅读:399次

近日,女星阿娇在微博上晒了一张自己刮痧的照片,并配文说“整块皮好像给撕掉了一样!”照片显示她的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色印痕,被刮得“惨不忍睹”,就像烧焦了一样。这到底是反应湿气太重,还是刮得太狠造成皮肤伤害了呢?阿娇的这则微博让传统的中医刮痧再次成为人们聚焦的话题。


刮痧有啥治疗效果?

如何刮痧才是正确的呢?

1、如何刮痧有讲究

刮痧是一种古老而有效、在民间颇为流行的治疗方法,用刮痧板或者打磨过的石块在体表刮拭,皮肤会对这种刺激产生颜色和形态的相应变化——“痧痕”。许多人以为,刮痧很简单,就是用力刮,痧痕越深越明显,又黑又紫说明排出的湿气或毒素就越多,疗效也就越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从专业角度讲,刮痧需要使用特制的刮痧器具,并依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通过相应的手法沿循经络、反应点、穴位在体表进行刮拭。“痧痕”其实就是施术后造成的皮下毛细血管渗血的表现。切记,刮痧并非是在人体上随便到处乱刮。


2、刮痧以不刮伤为原则

作为一种人为造成的皮下出血,刮痧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所以讲究刮的部位和刮的力度,应以适量刺激、适可而止为原则,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疾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力道来刮,应扬其非药物之长、控其微创之短。此外,并不是出痧越多越好,不出痧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

一般情况下,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了,更没有必要一定要把整个后背部或全身都刮出痧来。如果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刮痧应根据每个人皮肤的耐受度,以不刮伤为宜。一般而言,女性及儿童的刺激量宜轻。

3、并非人人都适合刮痧

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体内湿气重的人,容易出痧,所以老百姓一看到出痧就说是排湿毒、排湿气,其实这只是一部分。根据不同病症,所出的痧是有差别的。对根据痧痕判断疾病的说法,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但临床上也常常根据出痧的部位及颜色,倒推过来判断疾病的病位及病性。比如,脾腧穴、胃俞穴上刮出黑色痧,加上病人长期腹泻、怕冷,一般是脾胃虚寒;如果刮出浅红色痧,加上病人经常口舌生疮、便秘等,一般是胃火旺盛。临床上发现,刮痧对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疾患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刮痧的,也并不是身体的所有部位都可以刮痧的


下列情况不宜刮痧:

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4、正确刮痧的应知应会

一般而言,人们可用棱角平滑的小物件,如边缘光滑的汤匙或铜币等蘸上润滑剂或清水,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单向重复地刮。一般顺序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刮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刮动。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为止。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刮痧。


背部刮痧应该注意的事项有:

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背部刮痧后饮热水一杯。刮痧过程中会使汗水排泄、邪气外排,会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刮痧后不可立即洗浴。刮痧治疗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不宜在一个局部部位反复连续刮痧。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不懂穴位的人,最好不要自行随便乱刮痧。需要刮痧最好去正规的机构,由专业人士来进行,以避免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受访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传统治疗部主任赵海音主任医师

来源:上海大众卫生报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