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就是致病因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凡病从外来者为外因,病从内起
者为内因,不属以上范围内的如:意外创伤和虫兽伤害等为不内外因。
外因方面以六淫为主,即风、寒、暑、湿、燥、火。寒、暑、燥、湿、风本为一年四季
的常气,春主风、夏主暑、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五气。又
因暑即是热,热极能化火,其余风、湿、燥、寒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化火,因而又将“火”
加入,一般称作“六气”。六气本为正常气候,亦称“正气”,如果非其时而有其气,
便是反常气候,就叫“邪气”,如风邪、暑邪、湿邪之类,又因这种现象都是越出常轨,
故又叫“六淫”。
六淫是外感的主要因素,当人体内外环境失调时,感受六淫后即能发病。其中除暑和燥
二气在夏秋季节外,风、寒、湿、火、四季均能发现,故外感病因又以这四气为最多。
1.风:风性多动善变,流行最广,常因季节不同,跟着气候转化,而有风温、风热、风
寒之异。又常与其他邪气结合为风暑、风湿、风燥、风火等,故前人称风为百病之长。
感染风邪发病,轻者在上焦气分为伤风,出现恶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
声重。重者在经络脏腑为“中风”,出现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粹然倒扑,
轻微的移时即能苏醒,严重的不省人事。但这种“中风”( 中医称之为“真中风”)与
由于内因引起者不同,必有“发热或不发、有汗或无汗”等表证可辨。
风从内生的,多有阴血亏损或痰火热甚所造成,使人昏厥、惊搐、晕眩、麻木、角弓反
张等,虽思风的症状,但与外风截然不同,称做“内风”。
2.寒:寒为阴邪,性主收引。伤于体表者为伤寒,呈现恶寒、发热、头痛、身体疼痛、
脉象浮紧、舌苔白腻等症状。直接伤于里者为“中寒”,呈现呕吐清水、腹疼、肠鸣、
大便泄泻,并有严重的肢冷、脉伏。
驱散寒邪,只有辛温一法,但伤寒以解表为主,中寒则易温中回阳。伤寒转变可以化热,
不能固执温散,中寒很少化热,且常使阳气日渐衰退。
寒邪最易伤阳,而阳气衰弱的亦能产生寒象,如呕吐、腹痛、泄泻、肢冷等症,这是寒
从内生,故称做“内寒”。由于这种寒根本上由于阳虚引起,故治以扶阳为主,与中寒
的温法有所却别。
3.暑:暑是夏令的主气。根据《内经》说:“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又说:
“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可知暑病就是热病,仅是季节上的分别而已。
故感受暑热,多见壮热、口渴、心烦、自汗等的热症,由于暑热伤气,影响心脏,又常
兼见出喘喝、脉洪而虚。
暑热挟风伤表,影响上焦,类似风温初起,有恶风、身热、口渴、自汗等症。倘在烈日
下长途奔走,或在田野劳动,感受暑热,则身热口渴,头痛,气促,体重肢软,精神倦
怠,小便短赤,这就称为中暑,也叫中暍。体质虚弱,过度劳累,汗多心弱,亦能头晕,
心烦,倒地不省人事,冷汗不止。
中属是热证,多因动( 如烈日下劳动奔走)而得之,阳主动,故也称阳暑;相反地,暑
令有静而得病的,即避暑于凉亭水榭,或贪凉露宿,迎风裸卧,因而发生恶寒、发热、
头痛、无汗等症,或因恣啖生冷,再加上腹痛、泄泻的,就称做阴暑。阴暑实际上是一
个寒邪症。
暑热之气最易伤气伤阴,稽流不解,能使阴液耗伤,精神疲倦,有如虚痨,成为暑瘵。
暑热往往挟有湿气,这是由于天热地湿郁蒸的结果,或多啖瓜果,内先积湿,再感暑邪,
则暑湿愈盛。故暑证常见胸闷、呕恶等症,前人有治暑必兼治湿的说法。
4.湿:湿为重浊之邪,粘滞难化。在外因中多指雾露或天雨潮湿,感受者发为寒热,鼻
塞,头胀如裹,骨节酸疼。也有因坐卧湿地,居处潮湿,或水中作业,汗出沾衣,湿邪
由皮肤流入肌肉、经络,则发生浮肿和关节疼痛重着等症。
嗜食膏粱厚味,或过食生冷瓜果、甜腻食品,能使脾阳不运,湿自内生,称作内湿。内
湿在上则为胸闷、气分不畅、痰多;在中则为脘痞、呕吐、饮食呆减、消化不良;在下
则为腹满、溲少大便泄泻;也能上至头为面浮,下至足为脚肿,流窜肌肉经络为四肢酸
痛。
湿属阴性,与风邪结合为风湿,与寒邪结合为寒邪结合为寒湿,比较容易治,若与热邪
结合为湿热,则如油人面,急切难解。湿和热性质不相同,湿热病的症状亦多矛盾,例
如湿文身热,足冷,口渴喜热饮,舌苔厚腻面黄,治疗时必须双方兼顾。
5.燥:燥为秋季主气,亦称秋燥。外感秋燥之邪多在上焦,类似伤风,表现为微寒微热,
头痛,口干,唇干,鼻干,咽喉干,干咳无痰,或痰少粘滞挟血,大便燥结等。
燥亦为火之余气,热病之后往往发现干燥现象。燥与津血又有密切关系,津血内亏,燥
证易起。凡此皆属内伤,不同秋燥时气外乘,故秋燥当于甘凉剂中佐入微辛清泄,此则
但宜甘凉清润。内伤燥证范围较广,在外则皮肤干糙,口唇燥裂,目唇燥裂,目涩,鼻
孔觉热;在内则渴饮、善饥,咽于噎膈,便闭,尿黄短涩等。
过服温热之品,或用汗、吐、下法克伐太过,均能伤津亡液,出现燥象,并能酿成萎躄、
痉病、劳嗽等重症。
6.火:从外因方面来说,火是一种热邪,由风、寒、暑、燥、湿五气所化。及其燔灼则
充斥三焦,表现为口臭,喉痛红肿,舌生芒刺,胸闷烦躁,口渴引冷,腹满溲赤,甚至
发斑发疹,神昏狂乱,迫血妄行,犹如燎原之势。
五脏亦能化火,称做五志之火。以肝胆之火( 又称“相火”)最为多见,症现目赤,口
苦,头昏胀痛,面红耳鸣,睡眠不安,乱梦颠倒,胸闷,胁胀,以及梦遗、淋浊等。不
论五气化火或五志之火,多为实火,当用苦寒直折,不是一般清热其所能治疗。
阴虚内热,出现潮热盗汗,面颊泛红,虚烦不眠,舌红光剥。或阳虚于下,火浮于上,
出现牙痛、心烦、头汗、耳鸣等症,称为“虚火”。虚火是与实火相对而言,实火可泻,
虚火当补,实火可降,虚火当引之归原。实火和虚火均有水亏现象,但实火多先火旺而
后水亏,其热急;虚火则先水亏而后火旺,其热缓。
外感症有六淫引起,是指风、寒、暑、湿、燥、火之邪侵袭肌表的症候。另有直接侵害
内脏的如中寒等,虽属外邪不能认作外感病。同时入内风、内涵、内湿,以及津血内亏
之燥,五志内郁之火,虽与六淫的名称相同,但性质不同,应加严格区别。特别是对于
外因和内因错杂并见的症候,如外寒和内湿兼病及外寒和外湿兼病,同属寒湿二邪,治
法各异,必须分辨清楚。
疫疠之邪,亦为外来致病因素之一。疫是互相染易,不问大小,病状相似,即传染的意
思;疠是指自然界一种毒戾之气,危害健康最大,不同于普通的六淫之邪。疠气的发生,
多由淫雨、抗旱,或家畜瘟死,秽物腐败等酝酿所成。从性质上分为寒疫和瘟疫两项,
多由口鼻吸受,直入肠胃,发病极速。
感染六淫之邪不即发病,经过一个相当时期方才出现病症,例如,冬天受了寒邪,到夏
天才生温病;夏天受了暑邪,到秋天才出现暑病。这就称作“伏邪”。伏邪和新感相对,
主要是从症状的表里、轻重和传变的迟速来鉴别。以温病为例:新感温病初起多表征,
来势较轻,逐渐化热,由表入里,传变也比较慢。伏邪温病初起无表证,一发作后就显
出内热甚重,有伤阴耗液的趋势,即使由于新感触动伏邪引发,初起虽有表证,但它的
传变也特别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