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内经》、《汤液本草》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要为你说上一病,乃是高血压。闲言少叙,先把一张验方告诉你——
取肉桂、吴茱萸、磁石各等分,研成细末,搅匀之后密封备用。每次取5克药末,用蜂蜜调匀。外敷在双侧涌泉穴上,用胶布固定,接下来用艾条艾灸20分钟。此法晚上临睡前应用操作,第二天晚上临睡前换药,如法炮制。日久必见奇效。
列位看官可能要问,这又是什么降压的怪招?实际上,它源于祖国传统医学古老的“引火归元”之法。而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却有着严格的界定。什么是“引火归元”?列位看官能否应用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实际上,这里涉及一个问题,这就是高血压到底是怎么来的。一直以来,肝肾阴虚、相火妄动、虚火上炎,乃是中医解释高血压的一种方法。不过,还有一种状况值得我们注意,这就是真寒假热、阴阳格拒。什么意思?原来,人之肾中暗藏着真阴真阳。阴平阳秘、肾气自合。如果一个人肾阳虚,寒气太重,就会导致阳热之气无法和阴寒之气“和平相处”,两者打架的结果,就是阳热之气被迫“出走”,浮阳于外。这个时候,人就会表现为高血压了。和肝肾阴虚所致的“阴不敛阳”不同,此时的高血压,是“阴阳格拒”惹的祸。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那么,这种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答曰:累出来的。此话怎讲?君不闻《内经》里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吗?人辛苦劳作的时候,大量元阳之气被调用出来,供人体消耗。时日一久,岂不形成阳虚?这里的“烦劳”,一方面指劳心,一方面指劳力。今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影响下,心力交瘁者比比皆是,这就为阳虚所致高血压提供了可能。另外,脾阳不足,“脾太累”,也是重要因素。今人贪嗜凉食冷饮,肥甘厚味,日久脾阳虚弱,无法运化水湿。痰浊内阻,阻遏脉道,气血运行失常,也会形成高血压。所以说,一个“累”字,道尽了阳虚型高血压发病根由。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此篇文说开头为您介绍的肉桂、吴茱萸、磁石外敷涌泉穴的办法,就可以借鉴。你不是阳虚吗?好,那肉桂、吴茱萸都是温补元阳的良药。尤其是那肉桂,《汤液本草》赞曰:“入足少阴肾,太阴经血分,补命门之不足,益火消阴“。它守而不走,温补肾阳,乃辛甘大热的纯阳之品。用它来滋补肾阳,真真是极好的。至于吴茱萸,性味辛、苦,热,入归肝、脾、胃、肾经,功在散寒助阳。《本草纲目》云:“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为了防止吴茱萸和肉桂辛热之性过于强烈,我们用点性味咸寒,能平肝潜阳的磁石来辅佐调剂一下。
有了这个肉桂和吴茱萸的热性,通过涌泉穴直入肾经,在夜间肾阳渐升的时候行滋补之事,可以让肾中阴寒渐渐缓和,令格局在外的阳热“回家”。这样一来,高血压也就慢慢平复了。
列位看官,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个方法呢?请记好:其一为肾阳虚者,表现为血压高企、畏寒怕冷、四肢乏力、腰膝酸软无力、精力不振、嗜睡、记忆力减退等;其二为脾阳虚,表现为高血压、腹胀、腹泻、舌苔厚腻、头晕头胀、四肢水肿肥胖、腹部肥大、口腔粘腻、不爱喝水、恶心欲呕、腹胀纳差。这些人用此引火归元之法,真真是极好的。
全文完。列位看官有何高见?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