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痛风治疗效果数据对比,优劣立判!

作者:风欲止 2017-07-23阅读:5791次

目前临床上治疗痛风的方法有中西医两种。在西医看来,痛风的发病原因复杂,一般采用秋水仙碱止痛+别嘌醇或苯溴马隆降酸的常规治疗方案,因为无法对因治疗,这些药物需长期服用,且存在不良反应,一旦停用,尿酸会反弹性升高,症状容易复发。

中医对痛风的防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浊毒淤结是痛风的主要病理因素,与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的紊乱关系密切。因此,根据痛风病因病机的特点,中医认为痛风的治法应为泄浊化淤、调益脾肾。

空口无凭。为了验证中西医在痛风治疗上的差异,有研究机构将痛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中医治疗(治疗组),一组给予西医治疗(对照组)。纳入对比的两组痛风患者的平均病程均在10年左右,全部为男性,在年龄上也无明显差异。

中医组(治疗组)用药方案:以泄浊化淤调益脾肾法治疗,基本方为:土茯苓30克,萆薢20克,何首乌20克,苍术15克,生薏仁30克,泽兰30克,泽泻20克,全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等等。每天一剂,疗程一月,痛风急性期有关节红肿热痛者加虎杖、山慈茹等;痛风慢性期关节肿胀或伴痛风石者加炒白芥子,炙僵蚕等。

西医组(对照组)用药方案:急性发作期秋水仙碱0.5mg/片,首次2片,隔1小时服1片,24小时6~8片,以后给予维持量0.5mg,每日1~2次,疗程1周;发作间歇期别嘌醇100mg/片,每次1片,每日3次,疗程1月。

结果对比

1、舌苔变化

两组患者在痛风急性期以风湿热痹型为主,在痛风慢性期以痰浊淤阻型为主。中医组痛风患者的舌苔(黄腻,白腻)在治疗后有显著变化,而西医组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表明中医组药物有化浊和胃的功效,西医组药物则有碍胃之弊。

2、血尿酸变化

中医组痛风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尿酸均值约为505,治疗后下降为411;西医组痛风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尿酸均值约为496,治疗后均值下降为461。说明两组药物治疗后均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中医组降酸效果更为明显。

3、血肌酐、尿素氮变化

中医组痛风患者在治疗前血肌酐均值约为116,治疗后下降为94;西医组痛风患者在治疗前血肌酐均值约为113,治疗后下降为110。中医组痛风患者在治疗前尿素氮均值约为7.03,治疗后下降为6.29;西医组痛风患者在治疗前尿素氮均值约为7.06,治疗后下降为6.75。

血肌酐和尿素氮均为评估肾功能的常见指标,如二者同时升高,则说明肾功受损。两组药物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均有下降,数据变化虽然不大,但中医组降幅比西医组更为明显。

4、症状变化

中医组治疗前的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指数均值约为20.86和14.23,治疗后分别下降为7.21和4.54;西医组治疗前的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指数均值约为21.03和14.79,治疗后分别下降为7.82和6.78;

由此可见,两组在治疗后关节疼痛指数和关节肿胀等痛风主要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且在治疗后的关节肿胀改善方面,中医组较西医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

总结:以上研究表明,中医在降低尿酸和改善痛风症状方面均优于西医,且安全无毒,无任何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中医以泄化调摄为主,无苦寒伤阴,抑遏阳气之弊,对痛风慢性期和间歇期的湿浊痰淤证颇为适宜。

血尿酸水平越高,痛风的年发作率也越高,降低尿酸需要长期连续治疗。中医的浊化淤调益脾肾法为治疗痛风提供了一种具有安全性、实用性、标本兼顾的方法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