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掌握中药的煎服方法,是提高药效以达到治疗要求的重要环节。因医生的辩证处方是根据复杂的病机,经过周密、细致的思考而体现在个体病例身上的经验积累过程。所以,必须重视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否则会直接影响中药治疗疾病的效果。
(一)应注意煎药的时间和方法:
(1)要看清处方中对有些中药煎法的特殊要求,如薄荷、艾叶、藿香等,因是见热易挥发性药物,要求煎煮时间要短,一般要求后下。如牡蛎、山甲、龟板、磁石、龙龟等,煎煮时间宜长,要求是先煎;又如生大黄是泄热毒、破积滞、行淤血的主要药物,久煎后其泻下药效不但减低,反而出现了健胃、收敛和止泻的作用。
(2)应注意煎药的次数:一付中药,一般要求煎三次为宜。有资料表明,每煎药一次,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率为45%左右。中药三次煎好后,其有效部分提取了90%以上。除此之外,在通常情况下,第一次煎取的中药滤液是花、草、叶类的有效成分,第二次煎取的滤液为根茎藤之类的有效成分,第三次煎取的有效成分是果实、矿物、骨类等的有效成分。所以,最好是将三次煎液混合后再按要求分两次服用,则有效成分会均衡,所起的治疗效果会更好。
(3)应避免将药物煎干、煎焦或出现碳化,更不宜重新加水再煎。
(二)要重视煎药时的引药
临床上使用的引药繁多,但大都是根据病情需要而用的,现考证,有不少中药处方注明使用的引药是有科学道理的,它除了能帮助药物发挥最大的效能,中和药效的峻猛刚烈升提和补充药效的不足或减轻毒副作用外,它还可以引药归经。如十全大补汤和人参参荣汤中加生姜三片、大枣五枚为引,就既能引血药入气分生血,又可行血活血;又如慢性骨炎性疾患者,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淤聚为患,如所用之汤药,多以香散药为引,既能引药效入病所,又可引邪毒出病所。
(三)不能擅自更改或加减药物名称
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受一些中药知识的影响,在配药时,随意将药物名称更改,认为是无关大局或是认为增强药效,而不知医生的遣方立意不只是考虑了中药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联系了病机。如生地黄不能改为熟地黄,因生地黄性为甘、苦、寒,主清热、生津、润燥、凉血、止血;熟地黄性为苦、微温,主滋阴补肾、补血调经、补虚平喘。但也有配药师随意更改者,如将生姜配成干姜认为生姜就是干姜,作用与功能也相同,其实不然,生姜是老姜所生之子姜,干姜则是老姜制成的,故干姜得秋气多,功兼收敛,温阳明之阴;生姜得夏气多,功主横散,宣阳明之阴,主发泄,能由胃通肺以散邪。如常用其功用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四)不能擅自更改药物用量
在临床上同一个汤药处方,只是在量上的区别,其治病的性质就有较大区别,如:麻黄汤中的麻黄,在量上加倍,杏仁减量,加石膏、生姜就成大青龙汤。麻黄汤中去桂枝,用量相等加少许生姜,又成为三拗汤,所以遣方立药治疗疾病,传统医学非常讲究用量,有时仅因量上的区别,君臣佐使的关系就发生变化,治病亦不相同。
(五)注意服药的方法
服用汤药的讲究,亦能直接关系到疗效,如慢性骨感染性疾病,尤其上骨结核病,传统医学认为多发于体质虚弱之人,又属阴寒入骨之病,《内经》一书中指出,人身的阳气,白天趋集体表,月落之时,阳气渐弱。在一天之内,早晨4-6点钟为天之阴,并且时阳中之阴,黄昏渐盛,为阴中之阴,阳气主尽。所以,本专科治疗范围内的疾病,一般多主张顺应人体与一天的阴阳变化服药,要求晨在6点左右,晚在6点左右空腹热服汤药。现代研究也证实药效与人体阴阳,脏腑节律,一天阴阳变化,一月的月圆月缺,一年的四季变化都有重要关系。有不少学者将其作为时间医学来进行研究。
(六)注意煎药使用的容器
最好用瓦罐或砂锅,避免引起化学变化,对治疗效果有影响。
(七)注意处方中对药物对炮制要求
这里指的是以病人自备的药物进行炮制,其中大部分时普通的食物,炮制的目的是:①改变药物性能;②缓和或提高药物疗效;③便于煎取有效成分;④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减轻刺激性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黄芪有“生用治疮疡痈疽,蜜炒虚损”。如大黄生用取其苦寒之性,酒制缓其寒性及泻下的功能,增强通经活络、去腐生新的作用。大黄炒碳,其寒凉之性,有止血作用;醋制大黄,在活血化瘀上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