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晒伤?中暑?高温烦心事,你最怕哪个?

作者:青岛健康头条 2017-07-26阅读:3359次

今年的高温,在不经意之间就进入了超长待机状态。每天中午吃饭的途中,都让头条君不得不感叹真是“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随着火炉模式的开启,各种因为高温导致的疾病和死亡也成为了大家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今天就给你科普一下夏季常见热相关疾病的处置。

1

热疹

热疹,又称痱子,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皮肤刺激。痱子看起来像一个红色的丘疹或小水疱群。常出现在脖子、上胸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肘折处。

如何处理

热疹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提供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保持患处干燥。使用痱子粉可以让感觉好一些。热疹的治疗很简单,通常并不需要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救助。

2

皮肤晒伤

虽然晒伤引起的不适通常很轻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缓解,但它仍然是一种对皮肤的伤害。晒伤后皮肤会变红,可以感到疼痛,暴晒后温度异常升高。

如何处理

如果未满1周岁的小孩晒伤或出现发热水泡严重疼痛等症状,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

1.避免反复日晒

2.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

3.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

4.不要挤破水泡

3

热水肿

炎热季节发生的热水肿多见于下肢,特别是脚踝,这主要是由于热导致外周血管舒张和水盐的滞留造成。

如何处理

环境适应后热水肿一般会自行消失,不需特殊治疗。不建议使用利尿剂。

4

热痉挛

热痉挛是一种高温中暑现象。在干热环境条件下劳动,出汗过度,随汗液排出很多氯化钠,发生肢体和腹壁肌肉的痉挛现象。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如何处理

如果情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就医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

2.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3.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4.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5

热衰竭

热衰竭在高气温或强热辐射环境下,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颅内暂时性供血不足而发生昏厥的疾病。亦称热晕厥或热虚脱。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易发生热衰竭。

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发生热衰竭的人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如何处理

以下降温措施可能会有帮助:

1.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

2.休息

3.凉水澡或擦拭身体

4.开空调

5.换上轻便的衣服

如果有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1.症状严重

2.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

6

热射病

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温迅速升高。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以上。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热射病的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快速、沉重的脉搏、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等。

如何处理

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迹象,说明此时的情况很有可能足以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在试图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1.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

2.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

3.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

4.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120、110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5.不要给病人喝水

6.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7.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喂液体给他/她补充水分。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病人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虽然学会了怎么处置常见的热相关疾病,但更重要的举措当然是要预防。说了那么多,下面要来划重点了,炎炎夏日,你要做的防暑措施都给你列出来啦:

1.在高温天气,要少量多次饮水,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

2.适当喝一些茶叶水或淡盐水,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高温时不宜饮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

3.尽量把活动安排在早晚,避免中午外出。外出时,注意做好防晒工作,最好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带上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万金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锭、霍香正气水等,有条件最好涂抹防晒霜。

4.高温时应减少户外锻炼。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运动时注意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矿物质。

5.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尽量在室内活动。根据需要开启空调或电扇,但不要全天待在空调房,要让身体适当出点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