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历代养生家推崇的13款经典养生粥,你收藏了吗?

作者:杏林竹语 2017-08-06阅读:2750次

最近连续写了几篇和养生粥有关的文章,有朋友问我,古代医籍中应该记载了很多养生粥吧?答案是肯定的。历代养生家对粥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著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这13款经典的养生粥,总有一款适合你或你的家人吧!赶紧收藏好了,这个秋冬,我们就喝这正宗的养生粥了!

一、药肉粥

组成:羊肉100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干地黄15克,黄芪15克,生姜3克,粳米100克

用法:取精羊肉,留120克细切。剩余的羊肉先以水3升,并药取药汁1.5升,去滓,下米煮粥,将熟时,入细切羊肉煮粥肉熟,加入调料即可。早晚空腹食用。

功用:补气益血,颐养容颜。适用于面色无华,容颜憔悴萎黄者。

宜忌:凡实热病证及外感未愈者不宜食用。

出处: 《太平圣惠方》

二、枸杞粥

组成:枸杞子30克,粳米60克

用法:用枸杞子粳米煮粥,四季皆可。供早点或晚餐服食。

功用:补肾益血,养肝明目。适用于老年人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久视昏暗,以及老年性糖尿病等。

宜忌:脾胃虚弱,经常腹泻的老年人忌服。

出处:《太平圣惠方》

三、酸枣仁粥

组成:酸枣仁10克,熟地10克,粳米30~60克。

用法:酸枣仁微炒捣碎,与熟地黄共煎取药汁,在以药汁煮粥,每日3次。

功用:养阴益肝,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肝两虚,心烦不眠等证。

宜忌:酸枣仁炒用时,不能久炒,否则油枯而失去镇静之效。

出处:《太平圣惠方》

四、生地黄粥

组成:生地黄汁20毫升

用法:煮白粥,临熟时入地黄汁搅匀,空腹食之。

功用:滋阴清热。适用于虚劳、瘦弱骨蒸,寒热往来,咳嗽唾血。

出处:《饮膳正要》

五、枸杞羊肾粥

组成:枸杞叶500克,羊肾2对,羊肉250克,粳米250克,葱白5克

用法:将羊肾洗净,去臊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枸杞叶洗净,用纱布装好,扎紧口;粳米淘洗净。.再将原料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服用时,吃羊肾、羊肉、喝粥。

功用:补肾填精。适用于肾精衰败,腰脊疼痛,性功能减退等症

宜忌:凡实热病及外感未痊者不宜食用。

出处:《饮膳正要》

六、羊肉粥

组成:鲜精羊肉60~150克,粳米适量

用法:羊肉洗净切块,同粳米煮粥,温热服食

功用:补虚损,益精气。适用于下元虚冷,气短自汗等症

宜忌:吃羊肉期间,忌服配有半夏或菖蒲的中药方,以秋冬服食为宜

出处:《饮膳正要》

七、羊胫骨粥

组成:羊胫骨1付,陈皮3克,高良姜6克,草果6克,生姜15克,粳米和食盐适量

用法:以上除粳米外,加水慢火熬成汁,分次澄清取汁,将其汁与粳米入锅煮粥即成

功用:温肾健骨,散寒和中。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冷痛,筋骨无力,或脾肾虚寒,腹痛,腹泻,食少等证。

宜忌:实热病证及外感未愈者不宜食用

出处:《饮膳正要》

八、柏子仁粥

组成: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30~60克。

用法:先将柏子仁去净皮壳杂志,稍捣料,同粳米煮粥,待粥成时加入蜂蜜适量,稍煮1~2沸即可。日服2次。

功用: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适用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失眠、健忘;以及阴血不足,肠燥便秘。

宜忌:心神不宁而大便溏泻者不宜食用;痰湿内盛者忌用。

出处:《粥谱》

九、菟丝子粥

组成:菟丝子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入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烧煮即可。

出处:《粥谱》

十、鸡肝粥

组成:鸡肝1具,粳米100克,豆豉,食盐各适量。

用法:鸡肝冲洗干净,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豆豉,煮至粥将成时,加鸡肝、食盐,再煮至粥成。

功用:本品有补肝明目之功,适用于肝虚目暗。

宜忌:阴虚劳损不宜食用。

出处:《寿亲养老新书》

十一、薏苡仁粥

组成:薏苡仁,粳米各50克

用法:薏苡仁、粳米分别用清水浸泡,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先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熟烂稠厚即可。

功用:本品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之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等症。

出处: 《本草纲目》

十二、猪肝绿豆粥

组成:猪肝100克,绿豆,50克,粳米100克

用法:猪肝冲洗干净,切碎备用,绿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过夜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绿豆,煮至粥将成时,再加猪肝候2~3沸即可。

功用:本品有补肝养血,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体虚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可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

出处:《本草纲目》

十三、胡萝卜粥

组成:胡萝卜、粳米各适量

用法:新鲜胡萝卜洗净,切碎,同粳米一起煮粥,早晚空腹食用。

功用:健胃补脾,益肤美容。适用于皮肤干燥老化者。

出处:《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