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里面总结了10个常用的止血药,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你认识几个?
白及白及是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入药,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白及有收敛止血的功效,是收敛止血的要药,广泛用于体内外多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等,还有消肿生肌的功效,可以用于疮疡肿毒、皮肤皲裂以及肛裂等症。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用法与用量: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适量
三七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入药,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既能活血散瘀,又有较强的止痛作用,是伤科的要药。可以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证,还可以用于跌打肿痛、筋断骨折以及胸腹刺痛等症。三七可单用或外敷,也可以与其他药物一起配伍使用。注:孕妇慎用。用法与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适量
蒲黄蒲黄是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入药,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可以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等各种出血证,瘀血所致的经闭痛经、胸腹刺痛和跌扑肿痛等瘀血痛证,以及血淋涩痛等症。注:孕妇慎用。用法与用量:5~10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白茅根是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入药,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可以用于血热吐血、鼻衄、咯血、尿血等出血证,湿热黄疸,水肿尿少以及热淋涩痛等症。用法与用量:9~30g
艾叶艾叶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入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有小毒。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的功效。可以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虚寒性胎动不安等症。除此之外,外用还可以祛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注: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散寒止痛、安胎宜生用。用法与用量: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地榆地榆是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入药,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可以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血热出血证,水火烫伤以及痈肿疮毒、湿疹等症。注:止血多炒炭用,解读敛疮宜生用。用法与用量:9~15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槐花槐花是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入药,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可以用于便血、痔血、崩漏、吐血、衄血等出血证以及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目赤等症。注:止血宜炒炭用,泻火宜生用。用法与用量:5~10g
仙鹤草仙鹤草是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味苦涩,性平,归心、肝经。有收敛止血,解毒止痢,截疟,补虚的功效,可以用于咯血、吐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以及脱力劳伤等症。用法与用量:6~12g,外用适量
小蓟小蓟是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可以用于衄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出血证以及痈肿疮毒等症。用法与用量:5~12g
侧柏叶侧柏叶是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入药,味苦涩,性寒,归肺、肝、脾经。有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生发乌发的功效,可以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等血热出血证,肺热咳嗽痰多以及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等症。用法与用量:6~12g,外用适量。
涉及药品,如需用药,请遵医嘱,切勿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