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痹证临诊三要诀一:主线为“益”,益肾壮督

作者:神黄中医说 2017-08-14阅读:4493次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痹证临诊三要诀一:主线为“益”,益肾壮督

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行医7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尤其擅长痹证治疗。痹证是临床上包括现代医学风湿病为主的一类病证,一些病情顽固、缠绵难愈的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病证,又称顽痹。中医认为顽痹是因风寒湿邪久羁,或因劳累损伤、年老正虚,肌肉骨骼失却精血充养,经气阻痹所致。以固定部位的筋骨关节反复发作性疼痛,麻木不已,活动受限,遇风寒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朱老常称为“顽痹”,指出“顽痹”的顽,突出了不同于一般痹证的特点,对病程较长,症情顽固缠绵久治不愈之病例而言,顽痹治疗相对较难,难在辨证、治法、用药和见效。笔者在长期跟师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朱良春教授治疗痹证的特色和要诀。现介绍如下。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痹证临诊三要诀一:主线为“益”,益肾壮督

国医大师:朱良春

1、主线为“益”

朱老治疗痹证,主线始终抓住“益肾壮督”。益肾蠲痹法是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传承先师章次公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70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成,是朱老一生对痹证(顽痹)治疗法则的提炼、总结的结晶。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南通市中医院成立“痹证专科”,朱老就在痹证治疗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益肾蠲痹法治疗顽痹”的理论体系,系统论述了“益肾蠲痹法治疗顽痹”的机制、方法、用药。朱老认为,风湿病相似于《金匮要略》之历节病、宋代《太平圣惠方》之顽痹,此类患者往往阳气先虚,外邪遂乘虚而入,袭踞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痹痛乃作。病之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肌表、皮肉、经络。如失治、误治,病延日久,正虚邪恋,五脏气血衰少,气血周流不畅,湿停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交阻,凝涩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胶着难解,留滞于内,深入骨骱,而成虚中夹实顽痹之候。久病邪未去而正已伤,症情错综复杂。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痹证临诊三要诀一:主线为“益”,益肾壮督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痹证临诊三要诀一:主线为“益”,益肾壮督

顽痹病程较长,部分患者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导致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朱老根据顽痹卫阳先虚、外邪袭踞、痰瘀交阻、正虚邪恋的病机特点,确立“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的治则。盖肾为水火之脏,督脉督统一身之阳,若肾督亏虚,则卫阳空疏,屏障失固,致风寒湿诸邪乘虚而入。肝肾精亏,肾督阳虚,使筋挛骨弱而留邪不去,痰浊瘀血逐渐形成,终至痹证迁延不愈而成顽痹。因此,通过益肾壮督,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正胜邪却,此即所谓“不治之治,正妙于治也”。创制“益肾蠲痹丸”,融益肾壮督、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涤痰化瘀等药于一炉,标本兼顾,疗效明显。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痹证临诊三要诀一:主线为“益”,益肾壮督

中药:蜂房

数十年来,朱老临证无数痹证病例,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病情日久,病情缠绵,寒象、虚象比较明显或不明显情况下,只要无明显热痹表现者,均可采取“益肾蠲痹法”为主治疗。肝肾亏虚为主为本,治疗当“益肾壮督”治其本,诚如《类证自裁》所云:“总以补助真元,宣通经络,使气血畅通,则痹自已”。益肾壮督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温肾壮阳,二是滋阴补血。从朱老临床实践看,因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益肾壮督偏重于温补之意,但阴阳互根,在温阳壮督同时,往往也需加滋阴益肾药。常用药物仙灵脾、仙茅、补骨脂、熟地黄、桑寄生、紫河车、鹿角片、鹿角胶、蜂房等能够温补肾阳,益肾壮督,肾阳温,则一身阳气足,寒湿易去,气血通畅。蜂房虽为虫类药,朱老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此味药具有益肾壮督,搜剔通络作用,为痹证治疗喜用药物之一。阿胶、龟板胶、鳖甲胶有滋补肝肾精血之效。“益肾壮督”一直是朱老治疗顽痹的主要法则,无论病情长短,“益肾壮督”法及部分药物大多应用整个治疗过程。

下期: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痹证临诊三要诀二:法宜变“通”

吴坚,高想,朱金凤,蒋熙,姜丹,孙珊珊,朱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