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早期“风湿相搏”与中后期“历节病”的区别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围绕着风湿痹病,我们从风湿相搏,聊到了各型历节病,也聊到了风湿病“游走性疼痛”急性发作期,使用三蛇(乌梢蛇,五步蛇,金钱白花蛇),二虫(全蝎,蜈蚣)来压制疼痛的权宜之计。
现在我们来聊聊风湿病缓解的期的中医治疗方法。
所谓风湿病,顾名思义,风邪,湿邪,两邪贯穿了病程的始终,风湿两邪留滞在人体内,诱发了漫长的正邪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部分患者体内的出现了许多后续的病理产物,例如水湿痰饮,例如瘀血,这些病理产物,严重阻碍了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而斗争本身也在严重削弱人体的气血,最终使人体表现出“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之象。
风湿两邪并存,是风湿病早期“风湿相搏”与中后期“历节病的共同点,而“虚象的严重与否”则彰显出了“风湿相搏”与“历节病”之别。
风湿相搏中,人体的虚象不明显,或者较轻微。
历节病中,人体的虚象很严重。
而疼痛,关节肿大,局部热象,关节变形,这些这是病理产物的外在表象。
恢复期应该坚持祛风除湿
在汉唐经方中,对于风邪,无论是内风还是外风,治法都差不多,就是使用生姜,防风,麻黄,桂枝,川芎这些药物来加减应对,这种治法较完整地体现在了《千金药方》的“诸风”篇中。
而对于湿邪,偏于寒则重用白术,偏于热则用薏苡仁,无论寒热兼可用白芍,杏仁。
药贵精,而不在多,其实掌握好上面这几味药,已能应对相当一部分的风湿之邪。
祛风五药
生姜味辛,温,无毒,外可解表散寒,内可温胃化饮,是一味具有祛风除湿双重功效的药物。
防风,味辛,甘,微温,无毒,亦外可祛风解表,内能胜湿止痛,也能很平稳地祛风除湿。
这两味药很适合作为风湿痹证恢复期的基础药物。
麻黄,辛,微苦,温;桂枝,辛,甘,温。这两味药均能发汗解表,麻黄擅于祛湿,利水,桂枝擅于温阳,通络;不过由于麻黄发汗的力量比桂枝强得多,所以,麻黄适用于汗少,肌肤腠理结实的患者;桂枝适用于虚汗多,肌肤腠理疏松的患者;实人可用麻黄,虚人首选桂枝。
由于风湿痹证发展到后期,虚象滋生,所以在恢复期用到桂枝的机会比麻黄多,麻黄多用于肢体浮肿的患者,目的宣肺利水,且因麻黄发汗力量过强,很多虚人承受不住,所以有虚象的人,用麻黄后,应该重用黄芪以补气固表,防止麻黄过汗。
川芎也是一味非常奇妙的药物,它药性辛,温,一方面它能祛风止痛,一方面又可活血行气,在《千金药方》的“诸风”篇中,几乎每方都用到了川芎,并非偶然,因为它具有祛除风邪,推动血行的作用,而推动血行的本身,也有利于风邪的停息。
祛湿四将
经方体系中,风湿病恢复期,用得最多的祛风湿药是白术,薏苡仁,白芍,杏仁。
这四味药都比较安全,平稳,适合用于恢复期巩固治疗。
白术甘,苦,温,在时方体系中常被用来健脾益气,但在经方体系中,则是常用的祛湿利水药,一般来说,少量白术(15克以下)可健脾益气,大剂量白术(30克~60克)可利水消肿。
薏苡仁甘,淡,凉,比白术寒一些,多用于有局部热象的风湿痹病,能渗湿除痹,疏通筋脉,缓和痉挛,在《外台秘要》麻杏薏甘汤中,用量是半升,也就是70克。
白芍这个药,苦,酸,微寒,在当代多被归为补血药,但是在经方体系中,它是非常重要的祛湿利水药,这是有《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文献作为证据的:
利小便
——神农本草经
去水气,利膀胱
——名医别录
此药可以将留滞于肌肤,肉部,筋骨的水湿,引导至于心下→小肠→膀胱。
我们临床实践下来,重用白芍,的确有着很明显的利尿作用。
杏仁苦,微温,也是今天介绍的几味药中,唯一一个有小毒的中药。
在经方中用量还是挺大的,在大青龙汤中用到了40枚,也就是12克;在麻黄汤,麻黄加术汤中用到了70枚,也就是28克;在《外台秘要》麻杏薏甘汤中,用到了二两,也就是30克。
总的来说,使用苦杏仁不可超过30克,但是由于30克与苦杏仁的中毒剂量——40克非常接近,所以我们恢复期使用时还是应该用10克以下比较保险,因为苦杏仁甙口服容易在胃肠道中分解出氢氰酸,这是一种剧毒物质,人体吸收后,会导致组织窒息,产生细胞中毒性缺氧症,表现为眩晕,头痛,呕吐,呼吸急迫,心悸,发绀,甚至昏迷,惊厥,呼吸麻痹,呼吸循环衰竭。
所以,使用杏仁必须:
1、不能研末服用;
2、必须使用炒治品。
3、不可研末吞服,或者直接服用,煎药服用最为安全。
杏仁有促进肌部、肉部,水湿回流的作用,可去除肌部,肉部的湿邪,也是经方中常用的祛湿之品。、
下一篇,会继续探讨如何针对风湿病恢复期出现的“虚象”进行治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医师黄继斌 一个坚持手工、慢速、思考中医的地方
相关阅读:
这些中药擅长压制游走性疼痛,但对于它们的毒性得了然于心!
关节难以屈伸,伴随剧烈疼痛,该用什么方子?
关节肿大变形,发热,身体瘦弱,头眩欲吐,该用什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