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阅读,收藏并转发!
滋阴止眩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处方】金门、申脉
金门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关梁。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郄穴。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底外侧神经及足底外侧动、静脉。主治头痛,眩晕,癫痫,腰膝痛,外踝痛,下肢痹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申脉穴
即束骨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输(木)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第四跖底总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第四趾底总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项强,癫狂,痫,腰背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主治】肾阴不足所致的眩晕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金门、申脉直刺0. 3~0. 5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义】本症为肾阴不足所致,故重在补肾滋阴。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跷脉,尤擅滋阴益肾,与金门合用,共奏滋阴补肾之功,阳气充盛,阴精得以上济,则眩晕自止。
平肝熄风方《针灸全生》
【处方】头临泣、风池、风府、阳谷、中渚、液门、鱼际、丝竹空
头临泣
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临泣;《圣济总录》名目临泣;《针灸资生经》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的吻合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外眦痛,目翳,鼻塞,鼻渊,惊痫等。
风池
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线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风府
经穴名。出《素问•骨空论》。别名舌本、曹溪、鬼穴、鬼枕。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
阳谷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经(火)穴。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腕背侧动脉。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齿痛颌肿,癫狂瘈疭,腕关节疾患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中渚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输(木)穴。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以及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以及肘间神经痛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液门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腋门,《千金要方》作掖门。属手少阳三焦经。荥(水)穴。在手背部,当第4、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主治头痛,发热,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指臂挛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鱼际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荥(火)穴。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布有桡神经浅支和从拇指流向头静脉的小静脉支。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及扁桃体炎,小儿营养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丝竹空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巨髎、目髎。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布有面神经颧支,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安神的功效,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目翳,眼睑瞤动,视物不明,癫痫,恶风寒,眼睫毛倒等。沿皮刺0.5-1寸。
【功用】平肝熄风、清头目止眩
【主治】头晕目眩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头临泣平刺0.5~0.8寸;针刺风池时,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 5~0. 8寸;针刺风府时,患者伏案正坐,头微前倾,颈部放松,向下领方向缓慢刺入0.5~1寸;阳谷、中渚、液门直刺0.3~0. 5寸;鱼际直刺0.5~0.8寸;丝竹空平刺0. 3~0.5寸,以上穴位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义】取头临泣疏肝利胆,通络止痛;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专擅祛风通络,疏肝止晕;风府为督脉穴位,取之可祛风通络;阳谷、中渚、液门、鱼际等为远端取穴,具有清热泻火,疏通经络的作用;丝竹空为局部取穴,取之可通络止痛。诸穴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头目止眩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