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秋季抑郁”

作者:达医晓护 2017-09-08阅读:1834次

警惕“秋季抑郁”警惕“秋季抑郁”警惕“秋季抑郁”

随着高温天气的终结,夏天悄然离去,随之而来的将是秋季。“秋”在古代文人骚客的诗句中有不一样的描述,既有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之情,又有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凉之情。这说明秋天是一个情绪易于波动的季节。临床上秋季产生抑郁情绪的现象非常常见,需要我们警惕“秋季抑郁”。

警惕“秋季抑郁”

什么是“秋季抑郁”?

“秋季抑郁”是季节性抑郁发作的一种。季节性抑郁又称季节性情感障碍,由南美洲的一名精神科医生在1984年首先提出,该病症以每年秋冬季节抑郁症状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睡眠增多、食欲增强及体重增加等非典型抑郁症状,季节性抑郁发作多于春夏季缓解。

警惕“秋季抑郁”

“秋季抑郁”的病因是什么?

目前研究发现日照时间的减少会引发“秋季抑郁”。研究人员发现:在纬度越向北的地区季节性抑郁发病率越高,同时,通过补足人工光照可使部分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该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并未明确,研究主要考虑和人体褪黑素及5-羟色胺等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有关。

“秋季抑郁”有什么表现?

“秋季抑郁”首先有典型的抑郁表现。

抑郁发作的典型表现包括

情绪低落、兴趣或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同时可伴有自我评价降低;对前途感到悲观绝望、自伤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持续时间至少为两周。

警惕“秋季抑郁”

“秋季抑郁”是连续两年出现季节规律性的抑郁发作。值得注意的是“秋季抑郁”会伴有睡眠增多、食欲增强及体重增加等症状,这与典型抑郁的发作的睡眠减少、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并不相同,出现这些症状对于诊断“秋季抑郁”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出现“秋季抑郁”?

“秋季抑郁”多发人群多集中在:

1.性格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者;

2.工怍压力大的“上班族”;

3.更年期女性,孕产妇或老年人,部分学龄期儿童。

4.刚经历了负面生活事件没得到及时心理疏解的人群;

5.常年在室内工作并且体质较弱及平日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

怎样预防“秋季抑郁”?

1.增加室外活动,金秋时节,气候宜人,是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

2.生活工作规律,积极应对生活工作中带来的压力:如早睡早起、扩大生活圈子,多交朋友;工作时劳逸结合,培养兴趣爱好缓解工作压力等。

警惕“秋季抑郁”

“秋季抑郁”怎样治疗?

目前的研究表明,针对季节性抑郁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光灯疗法、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等。

日光灯疗法是将季节性抑郁的患者每日暴露在特定波长、没有紫外线的白色荧光光源中至少30分钟,目前的研究发现日光灯疗法治疗季节性抑郁有效,但是缺乏公认的治疗标准。

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是临床常规治疗抑郁症的手段。药物治疗多用SSRI或SNRI类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度洛西汀等;心理治疗常用的手段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

如出现抑郁发作的情况需要及时至正规医院咨询心理科医师以获得更专业的帮助。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本是一个硕果累累、收获满满、充满喜悦的季节,但我们要警惕“秋季抑郁”,莫要“逢秋悲寂寥”。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心理科 倪开济 医师

警惕“秋季抑郁”警惕“秋季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