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真正的生命意义

作者:人生随想 2017-07-20阅读:996次

《自卑与超越》——真正的生命意义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以问题都可以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这三个问题。每个人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反应,都明了的显现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诠释。比如,一个人完全没有爱情,生活遭遇挫折,在工作上也表现的平平庸庸,并且不善交际,朋友甚少,他觉得与同伴交往是件特别痛苦的事情。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生活 于他是件痛苦而危险的事情,活下去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用他的认知观念 来说,应该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我必须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尽量不与他人发生接触,这样,我才会安然无恙 。”看得出来,他把活着视为一件艰难而危险的事,最后只有现实失败连不断,而且生存机会越来越少 。而如果一个人交友广泛、人脉很广,事业有成,拥有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人眼中的生活是丰富的,是充满创造性的,为了实现机遇和机会,应该努力克服眼下的所有困难。这也说明,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梦想着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以前所说的,对于生命意义的多种正确解读包含着共同点。错误解读亦然。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妓女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在对待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时,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对于社会 缺乏兴趣和安全感,他们赋予生命以个人意义。在他们看来,任何人都无法从他人身上 获益,所以靠人不如靠己。他们从自己认为的成功或成就中体会到的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个人优越感。这种自我优越感,对他人毫无价值。这好比手握武器的谋杀者,可能感觉到自己有一种权利的操控感,可对他人来说,一件武器丝毫提高不了他的身价,甚至贻笑大方。

事实上,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重要,有价值,但如若不能搞懂个人成就建立在对他人做出贡献的基础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人的理想和行为,同样遵从这一原则,对于他人有意义的,才能算是意义。

给大家讲一个小宗教领袖的故事。一天,这位领袖将本教所有教徒聚集到一起,通知说小周三就是世界末日了。教徒们信以为真,纷纷变卖自己的财产,抛却世俗的杂念,焦虑、恐慌地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可周三就这么平平常常的过去了,没有任何异常。教徒们在周四便去找领袖质问:“你把我们害惨了,我们放弃了所有,并告诉身边所有人周三就是世界末日。即使别人投以蔑视的眼光,我们也对这一消息万分相信。因为这是我们的权威领袖发布的。结果,周三就这么过去了,世界不还是这样子吗?”面对谴责和质问,领袖狡辩说:“我说的周三并不是你们认为的周三呀。”显而易见,领袖用个人意义来逃脱谴责,这种个人意义当然不能作为真理存在。

所有真正“生命意义”的真正标志是:可以与他人分享,并且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但凡人们认为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或事,都具有此共性。即使是天才,也是在身边大多数人认为与众不同时,才可被冠以此称呼。所以,生命意义意味着其对社会整体有所贡献。在这点上我们所指的并不是想法和动机。而是指行为结果。能够成为应对生活难题的人似乎都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关系他人,与他人合作;在遇到困难时,能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解决。

也许很多人会疑问,难道贡献自己,与他人合作,就是生命的真谛吗?如果仅仅看重对他人的贡献,以他人利益为重,那么我们不是会很痛苦吗?自己的利益又如何保障?在保护他人的时候,不应该是先保护好自己吗?如果一个人想要发展自己,不应该是先为自己着想吗?

这种干点我认为是错误的,这些问题也不能称之为问题。因为发展自己和利他并不冲突。如果一个人的理想和行为都向着为他人贡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他的人生会自然朝着最能体现其生命价值的方向发展。他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形成相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逐渐学会适应此目标的种种技能。确定了这一人生目标后,个体便自然而然进行自我管理。我们的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拿爱与婚姻来说,如果我们想要伴侣快乐,想要伴侣获得幸福,我们自然会努力的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如果我们的重心不在伴侣而在自己,只想要发展自己的人格,那 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嚣张跋扈,甚至让人厌恶。

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一点,即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和合作。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祖先给我们遗留下来的东西,会发现什么?都是他们对人类的贡献。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然后让我们代代相传。

所以,奉献是生命的真谛。祖先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所目睹的有形资产——土地、道路和建筑,还有以哲学、科学、艺术的形式存在的他们的经验总结,以及种种生活技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祖先对我们的奉献。而那些赋予人生以个人意义的人,那些只想着“我该如何逃避生活”的人,留下了什么?他们的人生就此走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我们的地球似乎也对他们说:“你一无是处,你的人生都没有任何价值,谁都不需要你,任何东西都不先不要你,你连活着都不配,快点死去吧,无所事事的人,快点消失吧。”尽管在现代社会,这种自我主义已经有所改善,但我们任然可以发现其展露的痕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以为人类谋更多利益为准则,来改变它。

生命在于奉献,经过千百年的洗礼,这个道理已被大众接受,所以大众才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心存宗教信仰的人,甚至将普度众生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可以发现,但凡伟大历史运动的发动,大都源于人们对于社会利益的争取,而宗教依然成为此类运动的旗帜之一。可悲的是,人们往往看不到宗教的这一伟大宗旨,将宗教看做是只能做一些普通且毫无价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