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针灸有效治疗眩晕

作者:仲易谈养生 2017-07-18阅读:2296次

中医中药针灸有效治疗眩晕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有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医学从众录.眩晕》有云:“《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由金衰不能制木,木旺则生风,风动则火炽,木火皆属阳而主动,相持则为眩转……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宗河间之说,亦谓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皆言有余为病……盖风者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之逆则是风升火动,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生必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必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究之肾为肝母,肾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而立论也,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其言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

圣人及前贤之说有理。余认为眩晕呕吐实痰饮为患,理不赘述,举以案例一述之。

亢某,女,57岁,房产局干部,素体肥胖,患眩晕症久矣!自2007年至2016年10年间,住院数次,诊断为颈椎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眩晕症、糖尿病等不一,治疗只是缓解。2016年6月,发作最重,晕而不敢睁眼,如坐舟船,睁眼即吐,以至于不进饮食多日,卧床不起。邀余诊治,言有诸多药物,看哪个能吃。见药箱眼花缭乱,心血管药、神经药、维生素、中成药等。诊脉左弦右滑,舌胖苔滑,心动悸不安。

中医中药针灸有效治疗眩晕

疏方:泽泻片60克,生白术20克,生半夏20克,茯苓片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50克。2剂,汤药煎成,随所欲不论温凉,一次只服一小口,待呕吐不严重时逐渐加量。2剂服完,晕平吐止。继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善后。至今病不复发矣!

眩晕伴呕吐之证实多,现代医学所述之高血压脑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内耳眩晕症、颈椎病之椎动脉型等,凡符合辨证为饮证者,投泽泻汤、小半夏汤复方,无不效!

后世之二陈汤、温胆汤、黄连温胆汤皆以仲景方为祖方,治眩晕症皆不可轻视!

中医认为,眩晕以头晕目眩,视物运转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低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贫血等。常因郁怒伤肝,肝阳偏亢,风阳内动;或因嗜食甘肥,湿盛生痰,风阳、痰浊上扰清窍而眩晕;或因素体虚弱,思虑过度,心脾两虚,气血失荣;或肝肾之间暗耗,髓海空虚而发病。

针灸疗法对于眩晕有着很好的疗效,针方组成:百会、足三里、三阴交。

中医中药针灸有效治疗眩晕

中医中药针灸有效治疗眩晕

中医中药针灸有效治疗眩晕

针方临证:

风阳上扰:眩晕耳鸣,头胀痛,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

痰浊上蒙: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身倦乏力,心悸少寐,面色淡白,舌淡苔薄白,脉弱。

肝肾阴虚:眩晕久发不已,视力下降,少寐健忘,腰酸膝软,耳鸣,舌红苔薄,脉细。

随证加减:

风阳上扰,加阳陵泉、太冲。痰浊上蒙,加内关、丰隆。气血两虚,加气海。肝肾阴虚,加气海、太溪。

眩晕一症,古代又称为头眩、眩冒、风眩等,既为中医病名,也是临床症状。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他症共同出现。

病因病机上有不同的见解,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

中医中药针灸有效治疗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