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二)——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作者:中医骨科笔记 2017-09-08阅读:1000次

欢迎关注,阅读,收藏并转发!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二)——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中医、中药、方剂、腧穴、古籍搜索浏览利器,中医人的掌上知识库!

气海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二)——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益肾固精,升阳补气,调理冲任。①腹痛,泄泻,便秘。②遗溺。③疝气。④遗精,阳痿。⑤月经不调,经闭。⑥虚劳体弱,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配伍】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配灸关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百会穴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附注】任脉穴

阴交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二)——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温肾益精,调理冲任。①小便不利,水肿。②疝气腹痛。③月经不调,带下,崩漏,阴痒,产生出血。

【配伍】 配阴陵泉、带脉穴治赤白带下;配子宫穴、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崩漏;配大肠俞、曲池治脐周作痛;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附注】任脉与冲脉交会穴  

神阙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二)——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解剖】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主治】培元固本,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①中风脱证,四肢厥冷。②泄泻,偏身出汗。③水肿。

【配伍】 配足三里,调理肠胃,治肠鸣腹痛;配长强、气海,升阳举陷,治脱肛;配气海、阴陵泉,益脾气、利寒湿,治疗泄利不止;配重灸关元,益阴敛阳、回阳固脱,治疗中风脱症;神阙拔罐配刺天枢、足三里,益气健脾和胃,治疗泄泻、呕吐

【刺灸法】禁刺;宜灸。

【附注】任脉穴

水分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二)——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健脾化湿,利水消肿。①水肿,小便不通。②腹痛,泄泻,翻胃吐食。

【配伍】配天枢穴、地机穴治腹水;配内关穴治反胃呕吐;配中封穴、曲泉穴治脐痛;配脾俞穴、三阴交穴治浮肿。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任脉穴 

下脘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二)——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健脾和胃,消积化滞。主治胃脘痛,腹胀泄泻,呕吐,呃逆。

【配伍】配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阴、任脉之会。

欢迎关注中医骨科笔记公众号~: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二)——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请关注后点击楼下传送门,那里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内容:

传送门:

中医骨科笔记总目录<=====这个是可以点击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