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百姓所说的白血病不是一种单一疾病,白血病包括好几种类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目前,中国约有400万白血病患者,而且每年以3万-4万的速度递增。实际上,百姓所说的白血病不是一种单一疾病,白血病包括好几种类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数白血病的确切致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放射性照射等。
什么是急性髓性白血病?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造血系统异常的癌症。髓性细胞通过克隆、增殖、异常分化等方式快速渗透至骨髓、血液和其他组织(包括淋巴结、肝脏等组织),对人类健康存在巨大的威胁,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生存率较低,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如果不进行治疗,大部分病人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内死亡。
急性髓性白血病最新医学前沿研究
中新社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克服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耐药突变的新型抑制剂。
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药物化学核心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这也是该团队在发现治疗白血病抑制剂后,在耐药性方面的又一成果。
什么是慢性髓性白血病?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早期几乎没有典型的症状,大多数病人只是表现为劳累、原因不明地出汗、消瘦、低烧等,几乎都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偶然发现白细胞数增高而被确诊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
全球范围内,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约为120万至150万。在中国,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0.36/100000,在成人中占所有白血病的15%~20%,发病年龄大多在45~55岁之间。
慢性髓性白血病已从不可治的恶性血液肿瘤,发展到如今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成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该病治疗以甲磺酸伊马替尼、尼洛替尼为主,10年生存率达到85%—90%,部分患者还能实现停药后长期缓解,达到临床治愈。
慢性髓性白血病最新医学前沿研究
俗称“砒霜”(ATO)的三氧化二砷自古被认为是“毒药之王”。湖南大学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9月12日对外披露,其科研团队近日发表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的科研成果《白蛋白砒霜智能纳米药物用于慢性白血病治疗》证实,砒霜经过叶酸和人血清白蛋白的孵化,可靶向作用于癌细胞,变成慢性白血病治疗的“良方”。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原发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为单克隆的B淋巴细胞,形态类似正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蓄积于血液、骨髓及淋巴组织中。
患者早期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因为查体或其他疾病检查血常规偶然发现异常,或患者自己摸到体表或腹部有包块而就诊。有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倦怠、多汗(或盗汗)、或由于脾脏肿大引起腹胀、腹痛、不爱吃饭等非特异性症状,也有的患者容易反复感染发热,或有体重下降、头晕及其他不适而就诊发现。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其他淋巴瘤家族史者其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均提示遗传因素是其主要发病因素。多见于老年男性,中位发病年龄在65~70岁,男女比例在2:1左右。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龄非常长,有的病人甚至能活20年、30年。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新医学前沿研究
美国研究人员7月17日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基于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对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类白血病有明显疗效。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对24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开展了临床试验。
接受治疗的患者年龄介于40岁至73岁,平均每人尝试了靶向新药物依鲁替尼等5种其他疗法,但病情仍在加重。在接受CAR-T疗法治疗4周后,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患者的淋巴结大小,发现其中有17人肿瘤缩小或消失。
CAR-T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癌症疗法。它首先从患者自身采集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T细胞,然后重新“编程”,所得到的T细胞含有嵌合抗原受体,能识别并攻击癌变细胞,因此可重新注入患者体内用于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异常增生的原始细胞可在骨髓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同时也可侵及骨髓外的组织,如脑膜、淋巴结、性腺、肝等。
ALL儿童期(0~9岁)为发病高峰,可占儿童白血病的70%以上。随着科学的发展,儿童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正规治疗,缓解率可以达到95%,治愈率可达70%以上,彻底摘掉了“不治之症”的帽子。
总体来说,白血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发展快,以发热及关节、胸骨疼痛为主要表现;慢性白血病起病缓、病程长,以皮肤苍白、发热、乏力、爱出汗、没精神、体重减轻为主要表现。
本文编自网络,不代表三甲医院网观点,其中若有文字或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三甲医院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