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变化,不少孩子生病
一份《儿科用药宝典》成了网红
这张“儿童用药宝典”乍一看
囊括了孩子头疼、咳嗽、发烧等多种病症的应对方式
还细心地把药物用法标注了出来
好像很有道理
不少家长甚至直接对着“宝典”到药房买药
然而仔细一想:
这份所谓的“宝典”无来源、无作者、无依据
完全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无产品”
上面讲的内容能信吗?
近期
多位儿科专家站出来
针对“宝典”中的内容进行了辟谣
并对“宝典”中涉及的种种误区进行了澄清
误区一
孩子发热了就要进行物理降温? 错!
当孩子们只是出现了抵于38.5℃的低烧时,其实一般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也不需要物理降温。恰恰相反,这些物理降温措施很可能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反而是得不偿失。
误区二
发热到 38.5 ℃以上交替用退烧药?有风险!
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并不会有“1+1=2”的功效,与使用一种退热药的效果差不多不说,还会额外增加药物毒性的风险。
误区三
给孩子吃抗病毒的药物?要慎重!
除了流感,大部分呼吸道感染都不需要用抗病毒药,更不需要给孩子用任何抗病毒的药。至于盲目给孩子服用中成药,很可能会造成肝肾功能损伤。
误区四
宝宝咳嗽了就要吃药?不一定!
咳嗽是人的机体保护反应,是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可以把呼吸道的病菌和分泌物排出体外。一般情况下,不必服用止咳药物。
咳嗽吃什么药、多大年龄能吃都需要医生诊断后决定,绝不能盲目给孩子吃药!
误区五
感冒症状用小儿氨咖黄敏?尽量别!
小儿氨咖黄敏是复方感冒药,但是婴幼儿并不合适吃,这类药物容易让孩子起皮疹、白细胞减少,而且,特别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尤其不能吃这种药物。
误区六
咳嗽、发热的顺序能用来判断肺炎?没听说!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咳嗽和发烧都是感染的病症体现,但这些病症不会按绝对的顺序出现。
不咳嗽的孩子也有可能会是肺炎,先咳嗽后发烧也有可能是普通上呼吸道感染,这种判断没有参考价值。
家长只需注意在孩子长时间没有好转时及时带娃去医院进行权威诊治就好。
误区七
验血拍片要掐着点儿?不可能!
孩子呼吸道疾病的判断非常复杂,需要医生面诊,再配合检查。如果孩子发烧精神不好、不舒服,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医院,要是像这“宝典”中数着天数掐点去检查很容易拖延孩子病情。
关于宝宝发热你做对了吗?
其实儿童生病的症状、成因千变万化,下面这些实用的儿童预防准则,家长请一定牢记,及时应用——
1
穿衣穿袜要适度
很多家长错误地以为给娃的衣服、裤子、袜子都是越厚越好,其实孩子一般长时间身处在室内,穿太厚了很容易出汗潮湿,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受寒感冒。所以,给孩子选择衣服袜子时多选纯棉质地、透气性好的服装材料,并且如果出现汗湿要及时更换。
2
常给娃测量体温
最好经常给孩子测量体温,如果发现孩子体温稍高但不超过38.5℃(尤其是有小便偏黄的症状),在家里适度多喝加有少量盐份的温开水就行,以孩子的小便变清为宜。
如果孩子的体温达到或者超过38.5℃,可以尝试使用退热贴,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喝退热药。
3
注意孩子的休息,不可拖延
如果孩子已经有不适的症状,最好不要让娃继续带病上课了,要让娃及时休息静养,否则容易把本来不严重的“小病”拖成“大病”,还容易传染给其他孩子。
4
孩子发烧时一味挂水不可取
给孩子退热退烧不只有挂水一种方法,家长可以尝试给娃使用中药足浴,以微微出汗为宜。
5
孩子生病时尤其要注意饮食
大家都知道“虚不受补”的道理,所以孩子生病时要尽量给他们补充营养,以流食、热粥为上,少吃辛辣或大鱼大肉的食物。
6
给娃选择水果有讲究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等症状,给孩子选择的水果也有讲究,应尽量给孩子吃苹果、梨等微寒的水果,像桂圆荔枝等偏热性的水果就不要给孩子吃了。
7
给娃吃药千万慎重再慎重!
打喷嚏、咳嗽有时候不一定代表孩子生病了。能引起喷嚏、咳嗽的原因除了感冒生病还有光线、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所以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吃药,最好先给孩子换个环境,观察一下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8
不要盲目相信物理降温
如果孩子只是低热而且精神很好,并不需要急于想办法退热。如果孩子体温超过了38.5℃而且出现明显不适感,应该首选药物降温而不是物理降温。
针对近期的流感突发情况
GO妹也提醒各位家长
孩子有不适
及时带娃去医院进行诊治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