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话:
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指出: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约有7000名儿童死亡。这样的数字让人震惊!
1月3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则漫画,漫画中,孩子的耳朵被一粒粒药堵住。
这则漫画的背后是让人心酸的现状。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有3500多种药品制剂,其中儿童专用的仅有60多种。由于缺少专门的儿童用药,绝大多数患儿只能按照比例服用成人药。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指出: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约有7000名儿童死亡。
近日,央视发布的一则关于“儿童用药”的公益广告片,也同样让人揪心。
广告中,五岁小浠诺说:我的世界很安静,没有一点点声音。
因为3年前发高烧用药不当后,她成为失聪儿童。
面对孩子的眼泪,我们需要思考。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李甦雁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快儿童用药立法、保障儿童健康的议案。议案提出,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需求,立法规范儿童专用药物的适宜的采购方式、临床使用规则,保障儿童及时获得安全有效的专用药物。
有媒体调查,超过八成的家长表示曾经遇到给孩子安全用药的难题,有过掰开胶囊、碾碎药片等经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除了家长的意识问题,儿童药物和儿科医生短缺也是重要原因
“儿童专门用药缺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利益可图,厂家都不愿意生产,很多临床很好用的儿童用药因为物美价廉,厂家不赚钱,慢慢地就都没有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京某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过去儿科有很多口服的儿童小药,还有一些自制的治疗儿童消化方面的粉状药,都是又便宜又能解决问题,但现在都逐渐没有了。
2017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药品管理法执法检查,并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药品管理工作的专题报告。执法检查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药品管理法修订,大力支持和鼓励药物的研制和创新,加强对临床急需药品、短缺药品、儿童药品、罕见病用药研发等特殊人群用药保障。
专家呼吁应立法确立救济机制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医科大学卫生法学系副教授刘炫麟
首先,应在刚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第二章“公民的健康权利与义务”中增设一项内容,即关于包括儿童患者在内的特殊群体的总括性规定,增加“国家和社会应当尊重、保护和实现公民的健康权,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健康权应当予以特别保障”的内容。
其次,儿童用药保障立法中应确立救济机制。结合我国实际,基金补偿制度更为可行。关于基金的来源可由三部分组成,即药品生产企业的部分利润、政府出资和社会捐助。
最后,应建立儿童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和临床数据库。国家有必要整理分析儿童用药数据并定期开展综合评价。
救助失聪儿童有哪些渠道?
“听力重建 启聪行动”项目
台塑关系企业暨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自2005年起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人工耳蜗,启动“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长期捐赠。免费为每名受赠者捐赠1台人工耳蜗产品。
自2010年7月1日起,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国家电网为1000名符合项目救助条件的受赠者提供每人1.2万元术后康复训练费(拨到定点康复机构),提供每人0.07万元的初筛工作经费(拨到定点筛查机构)。
“芙蓉爱耳基金”
这是我国耳科学界由医学专家发起成立的第一支慈善基金。
“芙蓉爱耳基金”的宗旨即救助贫困失聪儿童,使其尽早接受人工耳蜗治疗和康复。此项救助失聪儿童专项基金将吸引更多医学界专家加入,并呼吁爱心人士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据了解,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是由煤炭总医院副院长、我国著名心外科专家屈正教授发起、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慈善公益组织。
“回声”儿童基金
2007年初,音乐人沈黎晖发起了“回声”慈善行动,这一旨在以音乐和爱的力量帮助失聪儿童重返有声世界而发起的慈善行动,获得了国内慈善机构的大力支持,并直接促成了回声儿童基金的成立,其管理和监督方是中华慈善总会及慈福行动。
此外,各地也有自己的救助项目,详情可登录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查询。
漫画来源:《中国青年报》,文字来源:《法制日报》及其他网上报道
编辑:李雅偲 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