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杂谈:残疾的孩子能“成龙”,健全的孩子也能“成虫”!

作者:王玉玮育儿悦读 2018-02-22阅读:3282次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谢谢我的家】,一名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的严重残疾青年—刘大铭,讲述他成长的故事,特别是家庭对他成长的激励作用。一个出生就被判断活不过12岁,多次骨折,数次手术,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却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23岁成为世界排名前30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学生,中国人民出版社年龄最小的签约作家,两次受邀到人民大会堂领奖的年轻人。相信没有超强的毅力是万万做不到的!但这种毅力和作风从何而来?这与他的家庭教育,特别是母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可的。

刘大铭的妈妈并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当残疾人放松要求,竭尽全力地尽心周全照顾,而是从小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告诉孩子:没有人会同情你流下的眼泪。家长对孩子最大的呵护是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本来的样子。他的经历对“望子成龙”的父母,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几乎所有的父母自孩子降生之后,都会尽心尽力地履行和承担做家长的义务,除了衣食住行的精心照料外,放弃自己的一切,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希望培养孩子“成龙变凤”。但是,大部分孩子随年龄增长,长进却不大,甚至更糟糕。家长开始怀疑,自己的做法对不对?其实,家长确实走进了一个爱的误区:父母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可以做的事情,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殊不知家长在包办代替的同时,也剥夺了本来属于孩子的权利,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信心,给家庭教育带来负效应,背离了家长的初衷。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个7岁孩子,只要在家,一定让大人喂着才张口吃饭;12岁男孩,要搂着妈妈才能入睡;我曾经遇到一位10岁女孩,在学校成绩优异,但在家里什么也不做,甚至大便后仍然让爸爸擦屁股。这样的孩子成绩优秀有何用!能进入社会吗?能独立生活吗?

常言说的好:抱大的孩子不会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改变自己的做法,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当孩子摇摆学步时,跌倒了鼓励他爬起来再走,比抱在怀里不让他学走要好的多;当1~2岁的孩子抢勺子要自己吃饭时,不要怕饭撒一地而不让宝宝尝试;3岁孩子要学习自己解决大小便的问题,自己穿衣系扣子,妈妈不要代劳;4~5岁的孩子要学会自己整理玩具、上幼儿园自己背书包,而不是奶奶爷爷背;6~7岁的孩子要学会自己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总之,在不同的年龄段,让孩子尽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实际上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看过国外1岁半宝宝自己穿衣、洗澡、吃早饭、甚至扛着吸尘器吸地板的视频,一定会感慨—这么小的宝宝就这么能干啊!我家的宝宝能吗?答案是,只要你放手,没有什么不可能!孩子只有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才能从日积月累的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并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许多家长生怕孩子在外面受人欺负或惹是生非,禁止孩子外出或与同龄孩子玩耍,更不许带伙伴回家,这种所谓的爱护更是本末倒置。儿童随年龄增加和活动范围扩大,需要更多的机会与同龄孩子交往。因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了解外界,培养合作精神,懂得尊重别人,学习助人为乐、物品共享等原则。如果父母限于封闭式教育,让孩子只生活在家庭的小圈子里,将孩子护卫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将使孩子养成胆小孤僻、沉闷忧郁、怯懦拘谨的“虫”!这种孩子如何指望他到社会上自己打拼,开创事业?

当然,对待孩子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既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也要加以督促和引导。既不无原则的迁就和百依百顺,也不主观臆断横加干涉。如何把握这个分寸,是每个家长在养育孩子中都有不断学习和修正的人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