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ASCO传来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取得成功的喜人消息之后,正在厦门隆重召开的2017CSCO学术年会即将公布该研究中国患者亚组分析数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在会场接受《医学界》专访,就肝癌治疗现状及仑伐替尼对我国晚期肝癌患者的重要价值分享了精彩观点。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第五、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并以强侵袭性、高异质性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而我国肝癌整体形势更为严峻——2015年最新数据显示肝癌死亡率第三、发病率第四,新发病人数46万,且2/3为中晚期患者,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肝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区域治疗和全身治疗三部分。手术、射频技术、消融技术、微波治疗技术对早期肝癌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晚期肝癌全身治疗的疗效仍然不理想,肝癌的分子分型对靶向治疗的指导价值有限等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肝癌预后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肿瘤领域,乳腺癌、大肠癌、肺癌已有很好的靶向治疗措施,但肝癌仍难以匹敌。目前来说,针对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已在临床应用近10年,其有效性和提高生存率的程度尚未达到期望,所以肝癌新药物和新靶点的研发应该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热点。
周爱萍教授
漫漫征程终有所获,
仑伐替尼何以突破晚期肝癌靶向治疗困境?
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uHCC)治疗选择非常有限,预后很差。索拉非尼问世可谓是晚期肝癌治疗史上的巨大进步,鼓舞了研究者和制药企业对肝癌靶向治疗的探索热情。但遗憾的是,过去十年很多靶向药物在III期临床研究中的疗效均未能超过索拉非尼(截止2017年前,索拉非尼一直是唯一被FDA批准的治疗晚期肝癌的靶向药物)。
而今年ASCO公布的III期临床试验(REFLECT研究)终于突破了这一困境:仑伐替尼一线治疗uHCC的疗效不亚于索拉非尼(mOS:13.6个月vs.12.3个月,但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mPFS:7.4个月vs.3.7个月;mTTP:8.9个月vs.3.7个月;ORR: 24% vs.9%)。
周教授认为,REFLECT研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提示仑伐替尼对肝癌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那么仑伐替尼为什么能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呢?
周教授继续解释说,仑伐替尼的作用靶点包括VEGFR-1、2、3,FGFR-1、2、3、4,RET和KIT等,其在肝癌中最主要的抗癌机理就是抗血管生成作用,而与其他药物相比,仑伐替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仑伐替尼对VEGFR-1、2、3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对VEGFR2抑制作用比较强(是索拉非尼的5-6倍),这意味着仑伐替尼可以产生较强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② 仑伐替尼是广谱的FGFR-1、2、3、4抑制剂,而FGFR也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因此,理论上仑伐替尼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强且彻底。
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HBV相关肝癌的肝硬化比较严重,往往伴随FGFR表达的增加,FGFR还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因此理论上,仑伐替尼通过抑制FGFR的功能可能有助于减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会抑制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从而带来更多的益处。
④ 仑伐替尼的安全性在临床中是可以耐受的。
仑伐替尼踏波而来,
晚期肝癌治疗又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中国与欧美国家的肝癌在病因、分子生物学行为、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都存在显著不同。在发病原因上欧美的肝癌以HCV为主,中国则以HBV为主,这是导致中国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较欧美国家更短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前唯一的靶向药物索拉非尼被证实对中国及欧美肝癌患者均有效,但中国晚期转移性肝癌的中位生存期仅8-9个月,整体疗效仍不理想,亟需挖掘更为有效的药物,进一步改善肝癌患者生存情况。
REFLECT研究的一大特色就是入组了288例大中国地区患者,而且大中国地区患者83%为HBV相关肝癌,因此其研究结果更能代表我国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我国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教授最后透露:
仑伐替尼对大中国地区亚组人群较全球人群的疗效更为出色,OS的提高接近5个月。5个月的生存提高对于任何癌肿来说无疑都是很大的成功,这对难治的晚期肝癌来说更是极为宝贵的。
我们共同期待此次研究的大中国地区亚组的详细结果,希望这一结果能够推动FDA和CFDA快速批准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适应证,相信仑伐替尼会很快被国内外肝癌诊疗指南所推荐。同时我们仍需要积极开展更多的研究,包括优势人群的筛选、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和优化以及拓展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CSCO预告
地址:厦门国际会展中心B2鹭江厅
讲者:秦叔逵教授 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兼全军肿瘤中心主任
讲题:Subgroup analysis of Chinese patients in a phase 3 study of Lenvatinib versus Sorafenib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