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型男秀出你的肌肉群 陆军某旅纠正体能训练

作者:新民网 2017-07-09阅读:4574次

“今天的训练计划:变速跑3公里、肌肉群训练……”5月初,体能训练时间,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炮兵营士官长姚甲峰给各连体能训练骨干安排训练任务。

训练展开后,官兵按照他制订的计划,分成几个小组展开,一段时间后轮换课目。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时间里,官兵热情高涨。这让姚甲峰感到,半个月前的体能训练骨干集训队没白参加。

刚接到集训通知时,姚甲峰可不是这么想的。“体能训练还有啥好集训的,不就是跑跑步、拉拉杠吗?”这名39岁老兵的想法也是参加集训官兵中大多数人的想法。

“组织这次集训,就是要纠正长期以来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改变体能训练重耐力、轻力量的偏科现象。”集训动员上,作训科参谋晏俊峰道出缘由。

集训之前,作训科对全旅体能训练开展情况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耐力训练占体能训练时间80%,而力量训练只占20%,力量训练内容多为单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大纲考核课目。有的官兵表示:一周体能训练,除去球类活动,基本都是在跑步,每天的模式也一样,看到跑道都有心理阴影;有的则表示:跑步占体能训练比重过大,还有的单位每周都要测5公里或出台5公里不合格不允许周末外出等“土规定”,让人“压力山大”。

“基本体能训练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练习方式会互相影响。耐力练多了可能影响力量,力量练多了也会影响柔韧性。”集训理论课上,晏俊峰分析道。

对此,有出国维和、比武经历的官兵有着更直观的感受。外国军人、尤其是欧美军人,和我们比起来块头更大。去年,战士朱康祥参加首届国际陆军“体能与战斗技能”竞赛,他直言:“耐力项目我们普遍有优势,力量项目则有不足,我们就靠意志力、忍耐力弥补。”引体向上比武时,他的手掌在训练中受伤,带伤上阵坚持拉了53个,还是差其他选手一截。

顽强拼搏的意志固然可贵,如果有更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提升力量训练带动提高综合素质,岂不是如虎添翼。集训中,朱康祥和其他官兵的参赛经历,成为集训队员热议的话题。

兵龄较长的官兵表示:现在的体能训练方法多是以前的老班长传下来的,照着练通过考核没问题,所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欠缺。而超过70%的90后、95后战士持不同意见:现在各种健身软件层出不穷,何不加以借鉴,改变现有单一的训练方式,提高身体综合素质。部分入伍前接受过专业体能训练的官兵表示:军人体能训练不能单一重视耐力,也不能盲目借鉴普通健身训练方式,要结合战斗任务展开。

受传统训练思想观念影响,该旅过往重视长跑、耐力训练,忽视力量、灵敏性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射击为例,实战中需要在站、卧、蹲三种姿势间转换,需要手臂、胸、腹部有足够的力量做支撑。”集训课堂上,受邀前来指导的八一体工大队高级教练李广兴讲解了军事训练对官兵力量的要求,帮助官兵树立科学认识。

新理念带来新气象。集训中,他们每天进行10到15分钟力量训练,丰富力量训练的内容,在传统力量训练课目基础上,增加拳击、哑铃组合练习等辅助训练。他们还不断优化体能训练方式,按照分类组训的方法,对力量训练进行精细划分。工兵、炮兵等兵种加大推力、举力训练,步兵加大核心肌群能力训练;在新兵中突出适应性训练,在士官中加大针对性训练……

力量训练,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带着新观念、新方法回到连队,各体能训练骨干迅速投入实践。前不久,该旅举行建制连军事体育竞赛,参赛官兵在力量项目上的成绩平均提高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