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记者对4位肝病领域著名专家——曹杰教授、陈力元教授、聂玉强教授、周永健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他们都说了些啥?
记者|双花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2017年8月26日~27日,由广东省医学会和香港肝病协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承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协办的第九届粤港肝病学学术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会上,《医学界》记者对4位肝病领域著名专家——曹杰教授、陈力元教授、聂玉强教授、周永健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曹杰教授:唤起公众筛查意识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关键
曹杰教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广州消化疾病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曹杰教授表示,近年来广东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结直肠癌排第二位,与居民饮食习惯改变、外来人口增加等多种因素有关。
他提出,应对广东地区结直肠癌高发,应当大力推动结直肠癌的筛查工作,提高全民肠癌防控意识,扩大覆盖城区面积,并争取政府的经费保障。目前筛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民对于肠镜的接受程度不高,肠镜作为一种直观、便捷、经济的检查手段,适宜大范围推广,加大媒体宣传、唤起市民重视非常重要。
“做好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癌手段,”作为广州地区结直肠癌社区早期筛查及干预项目的发起人,曹杰教授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开展社区的结直肠癌大范围筛查项目,希望能够全面反映该地区人群结直肠病变情况,对目标人群实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从而全面降低广东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会倾尽全力把这件事做好。”
陈力元教授:因地制宜选择预测肝癌风险评分系统
陈力元教授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成肝癌的因素非常多,年龄、性别、肝硬化程度、病毒载量等均能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癌,开发预测肝癌风险的评分系统,这样可以安全地观察低危患者,而将资源提供给高危患者。” 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胃肠及肝脏科主任、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陈力元教授指出。
陈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有多种预测肝癌风险的评分系统,华人地区的评分系统有至少3种,这些评分系统纳入因素的种类与权重各不相同。这些评分系统基于不同的临床研究开发,然而有文献表明不同的评分系统效果差异不大。随着核苷类药物的推广,服药患者病毒DNA载量的重要性相对降低,肝硬化的相对重要性有所提高。陈教授建议,各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自己的评分系统。
最后陈教授指出,肝癌的风险因素并不单一,乙肝病毒DNA只是其中之一,因此临床上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仍然可能进展为肝癌。有研究发现早期应用核苷类药物可能逆转患者纤维化,从而降低患者的肝癌风险。采用干扰素治疗、控制代谢性疾病也对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风险有所帮助。
聂玉强教授:骨髓造血细胞及因子治疗肝硬化疗效好、安全性高
聂玉强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主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聂玉强教授介绍,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多向的分化能力,当肝脏在严重受损情况下,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从而促进肝脏的再生。
聂教授指出,骨髓造血干细胞进入肝脏后,可以通过转分化、细胞融合等机制刺激肝脏干细胞,从而起到疾病治疗的作用。该技术操作简单,副作用少,可显著抑制肝硬化进程,增加患者存活率。细胞刺激因子注射已投入临床使用,目前尚未发现安全性问题;虽然有部分研究者担忧细胞刺激因子注射过量可引发癌变,但并无临床试验支持。
“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个案研究,将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应用于肝硬化、急慢性肝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们的下一步目标是开展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估不同注射方案对肝病患者的疗效,并观察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聂教授说。
周永健教授:粪菌移植研究大有可为
周永健教授
本次大会执行主席、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副主委、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周永健教授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粪菌移植研究的背景和目前取得的进展情况。
周教授指出,人体肠道细菌数量达到10万亿个,是人类细胞的100倍以上。肠道菌群失衡与人类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甚至与情绪和寿命也关系密切。正常的肠道菌群处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如果某些细菌数量增多、减少或者缺失,人可能就会生病。将健康人粪便中的正常功能菌群,移植到受者胃肠道内,就可以重建平衡,治疗肠道及肠道外疾病。
“粪菌移植具有悠久的医学史,其作为肠道菌群重建的核心手段,正在开启新的治疗学革命。”周教授表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规范化的粪菌移植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近200例患者,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粪菌移植操作简单、无痛无创,一些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尝试粪菌移植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周教授最后强调,粪菌移植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供体选择与质量评估、粪菌培养与成分分析、移植内容与频率等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相信随着研究进展和临床突破,粪菌移植必将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