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炎有一个很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金匮要略》当中就有专篇讨论黄疸病治疗的内容,所提出治疗黄疸的方剂、方法以及药物目前仍然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它对黄疸病因的阐述目前仍然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中医治疗肝病的最根本的治则是扶正祛邪,即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清除、抑制邪毒。
中医的特色是辨证施治,就是说辨证之后才能处方用药。肝病的常见类型有:肝胆湿热型(湿热中阻型),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和肝郁血瘀型5种。相对应的常用的治法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健脾化湿,补肾柔肝等。
肝肾阴虚型
多见于乙肝或肝硬化后期。临床表现为右胁隐痛,腰酸腿软,头晕目涩,乏力懒言,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舌体瘦,舌质红,花剥苔或少苔,脉细数无力。病机多为肝阴既亏,殃及肾阴而致肝肾阴虚。治疗以滋肾柔肝、健脾益气为主。
可选药物:六味五灵片, 肾肝宁胶囊,参灵肝康胶囊,壳脂胶囊,慢肝宁胶囊
瘀血阻络型
多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临床表现为面色晦暗,肝脾肿大且质地较硬,蜘蛛痣肝掌,胁痛,女子行经腹痛,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涩。病机多为湿热之邪入于血分,不得透达,肝气不舒等所致。治疗以活血化瘀,健脾和胃为主。
可选药物: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鳖甲煎丸,扶正化瘀胶囊,肝络欣丸
肝胆湿热型(湿热中阻型)
一般属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表现为胁胀脘闷,厌油恶心纳呆,身目发黄,尿黄,大便黏滞或先干后溏,肢体困重,倦怠乏力,舌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数。病机为湿热之邪扰于肝胆,疏泻不利,以致气机失调,湿热中阻。治疗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为主。
可选药物:肝毒净颗粒,当飞利肝宁,复方熊胆乙肝胶囊,垂盆草颗粒,双虎清肝颗粒,清肝片,肝舒乐颗粒,藏茵陈片,茵栀黄,金钱胆通,草仙乙肝胶囊,肝维康,肝苏颗粒
肝郁脾虚型
一般属慢性迁延性肝炎。临床表现为胁肋胀满疼痛,纳食减少,脘痞腹胀,四肢倦怠,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弦。病机为邪扰肝胆,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致肝郁脾虚。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调中为主。
可选药物:舒肝益脾颗粒,强肝胶囊,利肝康,五灵丸,肝龙胶囊,和络舒肝胶囊
肝郁气滞型
可见于肝病的所有阶段。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胸闷,善太息,胁肋少腹窜痛,腹胀肠鸣,嗳气纳呆,大便溏滞不爽或痛泻,也可见烦躁易怒,吞酸嘈杂,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病机为: 情志不遂或久病不愈致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
可选药物:慢肝解郁胶囊,利肝隆, 九味肝泰胶囊
另有从中药当中的提取物:如抗病毒:苦参素类,护有降酶:五味子提取物(五酯片,,水飞蓟素(维甘苏,水林佳,甘利欣),免疫调节类:肝必复软胶囊,云芝肝泰胶囊,猪苓多糖等。
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最大区别之一。中医认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即使因相同的 病因而致病,其在人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也是不相同的,特别是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更大。所以,与之相应的处方用药也应该是不相同的。中医治疗倡导个体化,在重视治病外因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差异(内因),从而收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