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糖尿病人不能只看医生了,这种模式才是糖尿病人最需要的!

作者:糖尿病同伴 2017-12-05阅读:3074次

糖尿病同伴导读:糖尿病的治疗,在许多糖尿病人的概念中,就是去医院看医生,由一个医生问诊这后,然后由基生开检查单子或给病人开药,再到医生简单的给自己做运动或饮食指导。结果是许多糖尿病人只知道吃药,而运动饮食等都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进入了不敢吃肉、吃水果的误区,也有的糖尿病人甚至是运动过度反而让身体和血糖更高,也有的糖尿病人可能是极度控血糖出现了并发症。其实这都不怪医生,而只怪目前中国大陆的糖尿病管理比较落后,一个内分泌科医生一天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把以好的医生有,但是糖尿病人等医生的时间可能是三小时而医生给糖尿病人的时间只是只有3分钟,最多一般也超不过10发钟!

未来,糖尿病人不能只看医生了,这种模式才是糖尿病人最需要的!

那么最理解的糖尿病看诊或目前最流行的“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医生的视角来了解一下未来糖尿病管理的方向:一个糖尿病患者,由医生看病,卫教师负责糖尿病知识灌输、营养师负责饮食指导、运动师负责运动指导、心理师负责患者心理健康……这样一个完善的团队共同照护糖尿病患者,这样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责的看糖尿病模式,大家是不是很期待?

未来,糖尿病人不能只看医生了,这种模式才是糖尿病人最需要的!

一周的赴台学习很快就结束了,这次的学习和交流安排很紧凑,收获颇丰。主要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和参观学习了三类不同类型的医院,与内分泌科医疗人士和卫教人员进行讨论和交流。

未来,糖尿病人不能只看医生了,这种模式才是糖尿病人最需要的!

这次参加的两岸糖尿病照护管理卫教交流会在高雄的汉来大酒店举行。最初我对诊所承办如此大的学术会议还是有所怀疑的,入住汉来大酒店和参加完学术会议后就不再疑惑了!

台湾的医疗政策与我们大陆是有很多不同的,因为台湾普遍实行健保。一般情况下,门诊就医保险比例大,除了50台币(相当于人民币11元)的部分挂号费用需要自费外,门诊费用可以全部报销!因此门诊治疗可以方便就医者,也就给台湾诊所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台湾有众多的医疗诊所就不奇怪了,诊所分担了很多基础医疗。而我们大陆地区恰好相反,住院报销比例多,就医者为了多报销普遍要求住院,因此很多医院都朝着增加床位发展。但是这样增加了就医难度,加大了医疗保险负担,浪费了医疗资源。

我觉得台湾模式是我们未来医疗的方向,是台湾学习了欧美的医疗模式中国化的产物。未来医疗的方向应该是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政府和个人的医疗负担比例。尤其是减少政府对医疗的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大众的健康生活方式,这个需要媒体大众的参与,更需要医疗专业人员的工作,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就走在了前面,糖尿病治疗普遍采用卫教师做健康教育的模式,而且卫教师有专业认证,有处方权,因此可以分担医生的大量工作,符合糖尿病治疗的特点。很多数据表明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可以减少就诊次数,减少个人医疗负担。当然在大陆地区要实现这些还需要护理队伍自身教育背景的提升和管理阶层对糖尿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把这种理念带回去,影响更多的内分泌科同仁,加大糖尿病教育的力度和规范,更有效更合理得控制糖尿病,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以及对生活和心理的伤害。

这次学术会议另一个感受就是台湾地区卫教工作开始寻求心理的专业指导,开始引进心理医生。在卫教过程中,案例分析时发现有心理医生的专业干预,卫教工作更专业。因此这次承办方邀请了我们科的刘媛心理医生做了糖尿病心理干预方面的报告,并且得到了热烈的欢迎。由此我想到我们科的成员配置,想到营养、运动、心理和健康教育护士工作的紧密配合,想到管理层的决策的前瞻性,作为大陆地区糖尿病团队的一员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经过这次学习交流发现,糖尿病健康教育强调饮食、运动是最基本的治疗,饮食有专业的营养师指导,但是运动方面却缺乏专业的指导。目前即使在糖尿病卫教工作做的很好的台湾地区,也仅停留在卫教师的运动指导中。无论在民营的还是公立的三甲医院中,仅有做残疾康复的康复治疗师,却没有做非残疾康复(糖尿病)的康复医师。糖尿病患者有运动治疗指导需要的时候也只是请无医疗背景的私人教练。因此可以说我们医院我们科糖尿病一体化诊疗更完备更专业。非常有利于糖尿病共同照护工作的开展。而且我们要把工作做的更细致更完备。并且为医疗体质改革未雨绸缪。

此次学习和交流的感受还有很多,交流过程中既感受到台湾地区人们的礼貌和热情,也感受到其落后和守旧。多年以前台湾地区经济确实领先大陆地区,所以才有这么好的医疗保障。但是现在经济已被大陆赶超,未来大陆地区的医疗保障必然会依据经济条件做调整。我的学习感受就是要尽快提升自己,在工作模式上不能仅停留在做上面,还要多思考,即使别人没有做,也要想着如何做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地区经济是这样,医疗团队是这样,个人发展也是这样。

未来,糖尿病人不能只看医生了,这种模式才是糖尿病人最需要的!

最后非常感谢医院的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开阔了眼界,以后在糖尿病共同照护工作中一定积极思考,努力工作。 作者/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运动康复师 朱登月 来源:中华糖友

如果您有什么感受,请给糖尿病同伴留言!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关注学控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