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来自本市权威机构的最新数据,也是令内分泌科医生们忧心不已的数字——
《2016天津健康白皮书》显示,在本市18岁及以上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5.05%,占所有糖尿病的84.08%。但在18至44岁患者中,知晓自己患病的人仅为20.83%,全部患者中,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的只有30.96%。
天津市特聘教授、市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刘铭教授介绍说,糖尿病共分4大类,分别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由于饮食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本市居民患上2型糖尿病的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年轻人甚至青少年。
结合多年科研与临床经验,刘铭教授科普4个关于2型糖尿病的真相,每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
“糖前期”
是个
关键期
1
由于可以引发冠心病、中风、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被称为“百病之源”,但它其实有个“刹车挡”,很多人不清楚。
刘铭教授表示,健康人群正常空腹血糖应该小于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等于7.8mmol/L。若正常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 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在接近诊断标准却还没有“达标”时,这个时期糖耐量已经异常,就是医生口中的糖尿病前期了。去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指出,约有5亿中国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刘铭教授说,在糖尿病前期,通过正确的饮食和运动,也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的出现。
要注意的是,18岁以上具有下述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是糖尿病高危人群,更该具备“糖前期”意识。
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有糖调节受损史、超重或肥胖、静坐生活方式、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糖妈妈”
生完
也要管血糖
2
今年女性与糖尿病的话题被大众关注,刘铭教授说,其实从总体来看,女性与男性的糖尿病发病率差不多,之所以突出女性,最大原因还是妊娠。
他解释说,妊娠与糖尿病相遇,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女性怀孕之前即有糖尿病,怀孕期间被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这种状态的女性,生育之后往往摆脱不了糖尿病。另一种情况是怀孕时出现糖尿病,即妊娠糖尿病,最近这几年,后者人群越来越庞大。
关于妊娠糖尿病,刘铭教授指出,女性们既不要过于恐惧,也不能掉以轻心,其中大部分“糖妈妈”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可将血糖控制好,生产之后,差不多50%-70%的人能够完全恢复正常,但其余的人则难和糖尿病说再见。
要特别提醒的是,即便产后血糖回归正常,这些人仍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通过5年、10年、20年的随访发现,她们患糖尿病的机率要比妊娠期间血糖正常的人高得多。因此,有效管理孕期血糖不仅对胎儿十分重要,也关乎母亲一生健康。
控糖
不能
光靠药
3
“天津人血糖控制达标率低,与太多人陷入用药误区有关。”刘铭教授指出,其中最大误区即过于依赖药物,而忽视了非药物治疗。
事实上,一旦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才是控制血糖的基本措施,应贯穿于治疗始终。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再经医生指导用药。
到了用药控糖的阶段,也需讲求个性化治疗,医生需基于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药品的疗效、安全性及价格等因素综合考量,给出合适其自身的治疗方案。
“降糖药物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在服用药物的同时,需要配合营养和运动治疗,并做好血糖监测,这样才能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刘铭教授强调。
降糖
要防
低血糖
4
很多糖友都认为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这也是糖尿病的一个大误区。刘铭教授说,工作中,经常遇到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需要急救的事件,因为高血糖一时半会儿不会要人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要来得急、来得快,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昏迷,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血糖应平稳达标,避免大起大落,同时特别要注意预防低血糖。
在临床上,降糖药物是引起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推荐的首选药物是二甲双胍,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仍未达标,可以加用包括DPP-4抑制剂在内的其他口服降糖药。
刘铭教授介绍说,DPP-4抑制剂是一类降糖新药,又被称为“聪明的降糖药”,它不仅降糖效果好,还具有降低患者低血糖风险、修复胰岛、不增加患者体重和保护心血管等优点。有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能改善β细胞功能指标,有助于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可喜的是,该类药物不久前进入本市医保目录,天津患者无需再自负全部费用。
出现这10个症状,
说明身体在为糖尿病拉警报!
1、明明吃很多,体重却在下降。
2、视力减退、眼睛模糊。
3、伤口难以愈合。
4、刚吃完饭就感觉饿。
5、慢性疲劳感、身体乏力。
6、足部出现麻痹或疼痛。
7、夜间出现尿频。
8、睡眠不好。
9、喉咙干燥。
10、皮肤干燥、发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