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必看的防并发症攻略:3步保健12个必查,注意10大信号!

作者:中华糖友学会 2017-07-02阅读:4453次

人体就像一个机器,学会保养才能活力无限,得了糖尿病更应该注意养生,何况咱糖尿病人的身体要比常人脆弱一点!保健从防并发症开始,要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糖尿病人防并发症,先做好三步“保健法”:

第一步:明确自己血糖控制目标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点击表格可放大浏览)

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点击表格可放大浏览)

儿童/青春期的1型糖友血糖控制目标

(点击表格可放大浏览)

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空腹或餐前3.9-7.2mmol/L,餐后5-10.0 mmol/L,睡前6.7-10.0 mmol/L。

请问:知道您的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了吗?

第二步:明确管理血糖的具体措施

1.制订饮食计划:低油、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多采用蒸、煮、烩、灼、煲、炖等用油少的烹调方法。吃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类、谷类等,注意粗细搭配、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定时定量进餐。控制看不见的油脂,坚果类食物的摄入总量。

2.每周有5天,保持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3次的力量练习,每次20分钟。

3.保持正常的体重和腰围(男性90厘米以下,女性85厘米以下)。

4.关注当下,适度减压,心态平衡。

5.戒烟、限酒。

6.即使感觉良好,也要坚持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血糖稳定时每周测糖,不稳定时随时测血糖,并记录结果。

7.每天检查双脚,当发现有伤口愈合困难时,立即就医。

8.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每次刷3-5分钟,合理利用牙间隙刷。

第三步:勤看医生

血糖不稳定、身体不适时要勤看医生,多与医生交流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注意每年的常规体检及并发症检查。

每半年一次: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如血糖控制不佳,建议每季度检测一次。

每年一次:查血脂;查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全面足部检查;口腔检查,主要是牙龈和牙齿。

糖尿病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的检查项目,依据专业内分泌科医生的安排执行即可。

二、糖尿病友防并发症必查的12个项目

1.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现在科技发达了,市面上正规(包括不正规)的血糖仪很多,到医院检查的时候不妨也测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近期三个月血糖波动情况)。

2.血压:最好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检查(这种现在医院比较常见,主要是为了病人的正确数值而定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80毫米汞柱以内,部分患者血压控制会更严格(心脏疾病,如心梗)。

3.血脂: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标应比非糖尿病者更加严格,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在生物调节作用下发生障碍,会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继而出现“高血脂”。血脂的四个监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其中任何一个指标异常即为血脂异常,可以做“血生化”检查/血脂四项。

4.肝肾功能+尿酸:全面了解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健康状态(包括八项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或肌酐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及时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受损),常见的症状如肝肾区疼痛,尿泡沫,浮肿等。

5. 骨质疏松:老年人骨折事件中,有2/3和骨质疏松有关,鉴于此,中老年人体检务必加上骨密度检测这一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其危害性很大,不仅会让患者花费很多的金钱,而且致残致死率也很高),科学饮食补充钙、镁、磷、锌、维生素C、D

6.眼睛检查:糖尿病病友每年都要查眼底,眼底检查是发现糖尿病眼病的首要途径,只要早期诊断早治疗,糖尿病眼病便不会兴风作浪。常见的检查如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用肉眼能看到的血管)

7.心血管检查:心电图作为心脏病的筛查远远不够,必要时应进行超声心动图、CT、心功能、磁共振等检查,具体检查项目由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来定。(高血压和糖尿病往往是互为因果,互相伴随,同时又加速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轻的病人还得配合心血管疾病的药,造成伤肝伤肾,重的病人会危及到生命)。

8.神经病变检查:(长期“糖代谢紊乱”、“为血管病变”、“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有关导致,病人常见症状会出现:感觉异常、感觉减退、感觉过敏以及自觉性疼痛) ,检查项目包括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等,如果两项异常即可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9.下肢血管检查: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症状就是间歇性跛行,利用踝肱指数、下肢血管超声来确定是否有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的危险性会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倍,且发病早、病情重、预后差,特别是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更要关注下肢动脉的健康,以避免减轻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和生活经济)

10.请内分泌科医生看看脚:观察脚的皮肤颜色、足背动脉血管搏动情况、是否有足部畸形,尽早干预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首先就是60岁以上、血糖控制不好等会伴随高血压、高血脂、走路脚疼、脚麻、皮肤发凉、鞋子不合脚、有鸡眼、老茧、干裂、脚廯。严重是就是伤口难愈合,最终导致截肢

11.其他必要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是体检必查项目。大便常规可以帮助发现是否有肠癌的可能;肛门检查:虽然看上去可能会“侵害”自尊

,但这可以有效的发现是否有可能出现直肠癌。

12.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三、糖尿病友防并发症注意以下10个信号:

糖尿病的巨大危害来自于它的并发症,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关键在一个“早”字,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身体某一部分受累时总会暴露出一些特殊的征兆,提醒患者当心是否出现并发症了!

1、来自眼睛的信号:当糖尿病人视力下降或是眼前出现黑影时,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是“年老眼花”,这很可能是长期高血糖引起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所致,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排除糖尿病眼病。

2、来自口腔的信号:糖尿病患者出现牙龈萎缩或肿痛、牙周感染、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这些都与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及神经病变、钙质流失、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有关。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早处理。

3、来自皮肤的信号: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全身皮肤及外阴瘙痒、皮肤真菌感染(如手癣、足癣、股癣、甲癣等)、毛囊炎、疖痈、糖尿病性水疱病等皮肤病变,而且往往非常顽固、久治不愈。当糖尿病人出现上述情况时,要想到这可能糖尿病皮肤病变。

4、来自肢端的信号:糖尿病可导致对称性肢端感觉异常,典型者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灼热感、疼痛感等,症状由轻到重,逐渐进展。到了晚期阶段,病人可出现痛觉、触觉及温度觉完全丧失。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提示有周围神经病变。

5、来自汗腺的信号:有些糖尿病人特别好出汗,往往一吃饭或稍微活动一下就满身大汗,即便是在大冷天。糖尿病人出汗有个特点,就是头面部和躯干大汗淋漓,但四肢一点汗也不出。出汗异常是植物神经受损的表现。

6、来自消化道的信号:当糖尿病人出现上腹部饱胀、顽固性便秘;或是出现顽固性腹泻,但又不伴有发热、腹痛及脓血便,这很可能是长期高血糖损害胃肠道植物神经,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

7、来自肾脏的信号: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尿泡沫多或夜尿增加,最有诊断价值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但普通尿常规检查则完全正常,所以,定期尿微量蛋白检测有助于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8、来自心血管的信号:正常人往往活动时心跳比休息时快、白天比夜间快。而某些糖尿病人则表现为休息状态下心跳过快(我们称之为“静息心动过速”),并且白天与夜间的心率变化不大(我们称之为“固定心率”)。此外,还有些病人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即病人从卧位(或蹲位)起立时,常伴有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眼前发黑,严重时会出现晕厥。所有这些都是心脏植物神经受累的表现。

9、来自性腺的信号:糖尿病可以导致周围血管及末梢神经病变,可导致性欲减退、阴茎勃起不坚的症状,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可逐渐发展成完全性阳痿。因此,性功能减退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个信号。

10、来自骨骼的信号:当糖尿病人感觉腰酸背疼、且有明显驼背时,很可能是骨质疏松所致。骨骼是以蛋白质(胶原蛋白)为基质,大量的钙沉积于上而形成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较高,肾脏在排出过多葡萄糖的同时,血液中的钙也随尿大量流失,此外,由于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患者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质减少,因此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以上是防并发症的重点,当然防并发症就要行动起来!多学习多保证足够的糖尿病知识!

微信公众号zhtnbxh(中崋糖友学会)一起改变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