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胰岛素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在接受胰岛素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强调:“尽管及时使用胰岛素可提高血糖达标率已成为全球医生的共识,但我国的糖尿病血糖达标率仍只有四分之一,而且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患者对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胰岛素很重要,注射技术呢?针头选择呢?最近完成的第二次全球注射技术现状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患者的注射现状并不乐观,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
每天都用的胰岛素,您打对了吗?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如何选择注射部位
适合注射的部位依胰岛素吸收速度由快到慢排列为:
腹部
上臂外侧
大腿外侧
臀部
正因为不同部位吸收速度不同,注射短效胰岛素优先考虑注射腹部;而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在臀部或大腿。
使用短针头可降低肌肉注射风险
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深度为皮下脂肪组织,此时吸收最佳最稳定,4mm针头是目前最为安全的选择。
肌肉注射会导致人体不可预知的快速吸收胰岛素,从而造成低血糖发生风险,血糖不稳定。
针头长度越长,任何部位注射发生肌肉注射的风险越高,尤其是上臂。
一针一换,不要重复使用针头
所有型号一次性注射笔用针头仅限使用一次 。但调查显示,我国83 .2%的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注射笔用针头,其中重复使用超过10次以上的高达25 .7%。即使在一线城市,患者考虑经济成本也会重复使用针头。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胰岛素笔用针头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标准设计制造的,新的针头表面附有一层硅油,非常光滑,使用一次后硅油便会被抹去,影响下次注射效果。
针头重复使用,还会造成以下后果:
- 针头变形、钝化、弯曲,增加注射疼痛,甚至有折断在身体内的风险;
- 使用过的针管内通常会残留胰岛素,导致结晶产生,造成针头阻塞;
- 每次注射完后不卸下针头,相当于给笔芯开了一个口,使笔芯和外界建立了通道,从而导致空气中和针尖上的细菌可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污染了药液,增加注射部位感染机会;
- 温度降低时,胰岛素体积收缩导致空气进入笔芯,产生气泡,引起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准确;
- 温度升高时,胰岛素体积膨胀从笔芯泄露浪费胰岛素,改变混合胰岛素的浓度;
- 增加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的机会,因而引起的药物吸收不稳定。
如何正确地进行部位轮转要学会!
没有正确进行注射部位轮换的患者,发生皮下组织增生的比例高4倍,HbA1c水平高0.53%。
注射部位的轮换该如何操作呢:
(1)将腹部分为四个象限,大腿和臀部各等分为两个象限,每周使用一个象限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轮换。
(2)腹部注射应避开脐周半径2.5cm的圆形区域。但需注意越靠近腰部两侧,皮下组织的厚度越薄,肌肉注射的风险越大。
(3)等分区域内的任何两个注射点之间应至少间隔1cm,且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个注射点。
(4)严格遵守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的原则(例如:医生推荐您每天早晨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就应该一直选择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不要随意更换到其它部位)。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1)选择好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2)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2~3厘米宽的皮肤(4mm针头一般不用捏皮),另一手握胰岛素注射器,将针头以45°~90°角快速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体瘦者和儿童以45°角进针注射,体胖者以90°角注射。
(3)注射后针头留置至少10秒后缓慢拔出针头,拔针时不能改变方向,用干净棉球压迫注射部位5~8秒,但不要揉。整个注射过程,保持肌肉放松。若单次注射剂量大于40u,分两次注射在同一部位注射最好间隔1月以上。
废弃针头不要乱丢
注射后的注射针头属于医疗污染锐器,不合理的处理不仅会伤及他人,还可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待针头拔出后,应立即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将针头放入专用废弃容器内再丢弃。如果没有专用废弃容器,可以用加盖的硬壳容器等不会被针头刺穿的容器替代。
规范注射,"针"很重要,可以帮助血糖控制,节省治疗费用!
图文/池宇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