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是第21个“世界关节炎日”,作为一种慢性病,关节炎的发病率极高,被称为“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
59岁的胡某,左膝关节反复肿胀疼痛5年,导致跛行,才到医院就诊。日前,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确诊重度膝关节炎,并为其成功施行了“关节镜下滑膜切除+内外侧半月板修复成形术”只在膝盖上打了两个绿豆大小的洞,仅20分钟就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第2天即康复出院。
左膝关节痛5年,反复治疗经常复发
5年前,胡某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肿胀,起初,什么症状都没有,他就没放心上。直到肿胀逐渐加重,出现明显疼痛感,膝关节活动受限,伴跛行,他这才前往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
被确诊为:骨关节炎、关节积液,接受了抽液、关节腔注射药物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左膝关节肿胀反复出现,需要多次前往医院抽液。近3个月来,胡某感觉左膝关节酸胀不适,偶有关节绞索,连下蹲都困难。
为求根治,在朋友的推荐下,日前,来到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骨科就诊。经详细检查诊断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腔积液,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滑膜炎。
2个绿豆大小创口,切除修复一次完成
考虑到病人还伴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手术耐受性差,且传统手术后很容易复发,经张玉发主任、刘小垒大夫等专家团队反复讨论后决定行:关节镜下左膝关节探查滑膜切除+内外侧半月板修复成形术。
术中,主刀医生在左膝关节两侧各取1个绿豆大小的切口,置入关节镜及相关器械,切除病变滑膜,修补内外侧半月板,仅20分钟手术就顺利完成了。术后,胡某几乎没有任何疼痛的不适感,而且当天下午就能下地,关节活动也没有任何异常,术后第2天即康复出院。
“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刘小垒大夫介绍,骨性关节炎病变部位多出现在下肢髋、膝关节,早期症状较轻,关节只是轻微不适,起身或下蹲,上下楼梯时有疼痛但休息后就减轻。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积液,软骨破坏,最后形成关节畸形。
刘小垒大夫建议,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需及时就医,否则持续性软骨损伤,重者会造成关节畸形,甚至需要关节置换。
我国关节炎患者超过1亿人,膝关节炎致残率全球第二
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中国大陆的关节炎患者有1.2亿人,随着寿命的延长,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关节炎的种类有100多种,最常见的就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它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关节,但以膝关节最为常见。其发病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和遗传等因素有关,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
刘小垒大夫介绍,骨关节炎疾病早期由于受累关节疼痛、僵硬,随着病情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而致残,患者会失去工作能力,生活将无法自理,所以,骨关节炎病素有“致残杀手”之称。
注意运动方式 做好关节保护
眼下秋意已浓,天气逐渐转凉,正是各种关节炎的高发期。要想预防关节炎,首先要将饮食结构合理化,体重超标人群只要减重5公斤,就可降低50%患关节炎风险。一旦出现关节炎早期的表现,如关节的肿胀、疼痛、发红等,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另外,50岁以后是骨关节炎比较高发的年龄,这类人群在锻炼中需注意尽量做一些比较平缓的、非负重下的运动。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人患关节炎后害怕疼痛、不敢活动,甚至卧床不动,这对保护关节并不利,时间长了反而会引起髌骨老化、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进一步加剧关节的损伤和不稳定。因此,合理锻炼关节要掌握好动和静的分寸,总的原则是“休息关节,锻炼肌肉”。
有膝关节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骨性关节炎患者最适宜骑自行车。蹲马步、爬楼梯、登山等要尽量避免,因为这些活动会加剧关节磨损。老人在爬楼梯、爬山时,关节负重是正常时的四五倍,建议不要跨步上楼梯,要等双脚全部在一个台阶上后,再迈下一步。
==== 延伸阅读====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患者需要卧床休养多日才能下床活动,并且还有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后遗症,这些后遗症直接导致术后康复效果较差。”张玉发主任说,关节镜手术是医生在患者皮肤上打开约0.5cm的小切口,再使用一种与摄像机相连的精密内窥镜观察关节内部情况,并使用特殊的器械进行关节内操作,进行各种诊断和治疗的微创手术。
形象地说,关节镜手术就像医生用“放大镜”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进行精细的操作。与需要较大切口的开放手术相比,关节镜手术具有疼痛较轻、感染风险较小、术后病人快速康复等优点,甚至有些患者麻醉过后就能下地活动,手术当天即可出院。
这种微创新技术,适用于绝大多数膝关节的伤病,包括不明原因的关节肿胀、各种滑膜炎、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骨折、髌骨半脱位、关节内感染等,它只需在膝盖划开一粒绿豆大小的小创口,就能直达病灶进行微创修复,以最小的创伤完成复杂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