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与退行性病变防治气功功法

作者:江湖养生精选 2017-06-27阅读:743次

骨质增生与退行性病变防治气功功法

本法由晋代“巢氏宣导法”中的功法组编而成,主治颈椎、胸腰椎骨质增生,肩周炎、腰腿痛等疾病,并防治中老年骨和软组织腿行性病变,有强筋健骨的作用。

整个功法共分:起势、强颈势、强胸腰势和收势等四段。患者练功时按病在颈或胸腰而多练强颈或强胸腰段。

第1段、 起势

取正立姿势,脚跟靠拢,脚尖分开成八字形,两腿并立,两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屈,虚腋垂肩。头身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舌舐上腭,口轻闭。思想安静,意守下丹田,全身放松,呼吸自然,静立呼吸七或十四息。

要领:掌握“松静自然”四个字。

第2段、 强颈势

共五节,颈椎骨质增生可多练此节。

1、 捉颏旋颈

左手从身体前方正中,从下丹田沿任脉缓缓上提,手掌向身体,至下颌骨下方握住下巴。抓握时拇指在左,其它四指在右,虎口托住下颌。与此同时,右臂向外上举至与肩平,手掌向上。然后左手推头颈部向右转动,尽势,以手拉头颈向左,如此反复推拉七或十四次。在推头颈部向右时呼气,意念引气从颈至胸前手臂内侧三阴经到手掌,从手指排出病气,拉头颈向左转动时吸气,意念大自然清气从手指吸入,经手臂外则三阳经流向肩背,至大椎穴上达颈部风池穴。再推头向中时又呼气,意念从颈胸沿手臂内侧由掌指排病气,拉头颈时又吸气,意念引大自然清气,经手臂外侧至颈,如此循环七或十四次。换手再如上述重复七或十四次,两手下垂,恢复正立。

要领:颈部转动缓柔,仰面和旋颈度数可由练功者根据病情掌握,要循序渐进。意念行气与大自然息息相通。

2、 耸肩运颈

两肩上耸,头颈部向前俯、后仰、左右倾侧。然后复正,两肩下降,全身放松,如此算一遍。共行七或十四遍。呼吸在头颈前仰后仰时吸气,左右倾侧时呼气。意念气随动作在颈前后左右运行。

要领:头颈俯仰倾侧要缓柔。

3、 托颏旋颈

左手从身体前方正中,从下丹田沿任脉缓缓上提,手掌向身体,到下颌骨下方托住下巴。拇指在左,四指在右,以手的虎口部托下颌向上仰面,同时,右手向后下方斜伸,仰掌,五指分开。然后,头颈向左右转动七或十四次,换手再转动七或十四次。呼吸、意念行气与捉颏旋颈同。

要领亦与捉颏颈同,本节与捉颏旋颈不同之处,在于头颈主动转动,捉颏旋颈是以手推拉。

4、 揉按风池

两臂伸直从身体两侧上举,手掌向上,至头顶百会穴,两手手指交叉,从头后下降至颈后,以两手的小鱼际按在风池穴上,先以肘关节向内用力振动七或十四次。接着向前旋转揉按七次,向后旋转揉按七次,以左手牵拉右手按压七次,以右手牵拉左手按压七次。作完,两手沿胸前下垂,恢复正立。在此节时意念在风池穴,呼吸自然。

5、 搓揉肾俞

两手后伸,手掌向身体,以手指从尾骶部沿腰背正中线的督脉向上按压,至不能再向上时,改为以两手掌根部沿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按压,回至尾骶部,复改为用手指按压,如此循环上下,每上下一次为一遍,共行十四遍。每向上按压时吸气,意念气在脊柱内上升,向下按压时呼气,意念气在脊柱内下降,往复循行。作完,恢复正立。

要领:揉按用力要均匀,缓缓升降。

第3段、 强胸腰势

共十四节,胸腰骨质增生、肩周炎、腰腿痛患者可多练这一段。

1、 分足平肩站势

两脚分开,与肩平宽,双足平行向前,两眼轻闭,其余均同起势。在整个第三节均轻闭双眼。

2、 举臂转腰

两臂直伸向前平举至与肩平,以腰为轴向左右转身。先向左转,转身时左脚以脚跟为轴向外旋转至与右脚成丁字形,头身尽量向左后旋转。再回身向右转,左脚亦回复向前,右脚以脚跟为轴向右旋转至与左脚成丁字形,头身尽量向右后转动。如此反复进行,每向左右旋转一次为一遍,共行七或十四遍。呼吸在向左时呼气,向右时吸气。意念松腰,气在腰部旋转。

要领:腰部放松,旋转缓柔。

3、 伸臂后舒

两臂向后下方斜伸,手掌向后。与呼吸配合,松紧手臂。先呼气,手臂驰缓,肩肘腕指关节全部放松,意念行气从腰部至腹部下丹田,经胸、手臂内侧的三阴经至掌指,排出病气,后吸气,上肢关节拉紧,向后牵引,两肩拉向后方。意念吸入大自然之清气,从手指经手、臂外侧的三阳经,肩背至大椎,沿背部正中线的督脉至腰部的命门。如此反复进行,每呼吸、松紧和行气、循环一次为一遍。共进行七或十四遍。

要领:呼吸均匀而细长,与行气很好配合。

4、 屈肘后压

两臂仍在身后,两手握固,即握拳以四指握住大拇指,肘关节屈曲,拳心向后下方,两拳不接触身体。两肘和拳下压、上升。下压时呼气,意念行气从背脊下行;上升时吸气,意念行气沿背脊上升。每升降一次为一遍,共行七遍或十四遍。作完两手恢复自然下垂。

要领:拳肘升降、呼吸、行气节律均匀。

5、 旋腕转腰

包括旋腕、转腰两个动作,边转腰边旋腕。腰先转向左,后向右。在转腰同时,两手以腕为轴由前向后,由内向外,一圈一圈地转动,每当手转向外侧时用力甩动一下,意念甩出病气。每向左右转腰一次为一遍,共行七遍。

要领:旋腕时肩肘关节均放松,随腕转动。

6、 举臂前舒

双手在腹前下丹田靠拢,手指向下,手掌向身体。将双手上提至胸前膻中穴高度,改为手掌向下,手指向前,两臂向前平伸。与呼吸配合,松紧手臂。先呼气,肩肘腕指关节全部放松,意念行气与伸臂后舒同。即从腰至下丹田经胸、臂内侧至掌指而排病气;后吸气,上肢关节拉紧,牵引肩关节向前,意念行气亦与伸臂后缩同,吸取大自然之清气,从手指,经手臂外侧至背、腰。如此反复进行,每呼吸、松紧和行气循环一次为一遍,共行七或十四遍,双臂恢复下垂。

要领:与伸臂后舒同

7、 屈肘前推

同前势双手在腹前靠拢,上提至胸前膻中穴高度,双手变为立掌,手指向上,手掌向前方,两掌相叠,内外劳宫相对,向前方推出,直至肘关节全部伸直,然后,两上肢自然下落,顺势向后甩一下,又在腹前上提,至胸前向前推。如此反复将手上提,前推,下落,后甩七或十四次。每次提手时吸气,前推、下落时呼气。意念随手动作行气从腰背上升,经上肢前推,向后下甩出。

要领:手上提、前推缓柔,下落、后甩时关节放松。

8、 振腕柔肩

两手以腕关节为轴前后甩动,带动肩、肘关节抖动。每手前后甩动一次,以脚跟顿足一次。共抖动、顿足七至十四次。

要领:甩动时上肢关节放松,顿足使下肢和脊柱关节震动。

9、 屈肘旋脊

两肘屈曲于体侧,两手掘拳,拳心向内,膝关节微曲,然后,向左右旋转脊柱。先由下而上,从尾骶部、次腰部、胸部,至颈部;再由上而下从颈至腰骶。意念行气沿脊柱先旋转上行后旋转下行。每旋转和意念配合,到每一部位时,该部旋转度较大,每个部位旋转次数可由自己掌握。每升降一次为一遍,共行三遍。呼吸自然。作完两膝恢复正立,两肘仍屈曲。

要领:转腰缓柔,意念行气紧密配合。

10、 屈肘运肩

肘仍屈曲,握拳,两上肢如大鹏振翅飞翔,以肩关节为轴,上下扇动。肩肘向上时足跟提起,向下时足跟缓缓着地。呼吸在手臂上升时吸,下降时呼。意念行气沿脊柱升降。每升降一次为一遍,行七或十四遍。

要领:升降缓柔。

十一、旋腕握拳

肘仍屈曲于体侧,手以腕为轴旋转,每旋腕一次,松掌握拳一次。旋腕由内向外七次,由外向内七次。呼吸和意念不作特别要求。

要领:旋腕缓柔

十二、捉肘旋肩

肘仍屈曲,右肘转为直立于体侧,拳仍握,左手松拳握住右肘,缓缓拉右肘关节向左移动,在右上肢向左移动过程中,右手不断以腕为轴旋转并松掌握拳,至右肘不能再向左拉时,右手顺左臂向下抓住左肘,向右回拉,在回拉过程中,左手不断旋腕握拳。左右牵拉一次为一遍,共行七或十四遍。呼吸和意念不作特殊要求。作完双手自然下垂。

要领:牵拉时肩关节放松,尽量拉向外侧。

十三、左右斜身

上身斜向左右旋转,两手亦随之甩动。先上身向左下方旋转,两手随身体甩向左方,左手握拳以拳背叩击右侧肾俞穴,右手以手掌拍击腰部。与身体向左斜旋同时,左脚以脚跟为轴,转向左方至右脚成丁字步。接着斜身向右下旋转,双手亦甩向右方,右手握拳叩左肾俞穴,左手以手掌拍击左腰部,同时左脚恢复向前,右脚以脚跟为轴向右旋转至左脚成丁字步。如此左右旋转,每向左向右一次为一遍,共行七或十四遍。呼吸意念不作特殊要求。行完恢复正立。

要领:斜身旋转缓柔,叩拍用力适度。

十四、展臂舒脊

上身微向前倾,两臂直伸在身体前方,手掌相对。接着上体缓缓伸直,两臂亦缓缓上举,至垂直时,翻掌向外,两臂从两侧缓缓下落至体侧时,再重复上述动作,如此进行七或十四次。每次两臂上举时脚跟渐渐提起,下落时脚跟亦着地。两臂上举时吸气,下降时呼气,意念行气在背脊升降。

要领:动作舒展,呼吸柔细深长,两臂下落时,全身放松。

第4段、 收势

1、 恢复

2、 两脚八字正立姿势,

3、 两眼睁开。

4、 托颏蹲坐。

两手从身体前方缓缓上提,手掌向着身体,至下颌下方,旋掌向下,两手手指交叉托住下巴,膝关节渐渐弯曲下蹲,足跟提起直至臀部与足跟接近。下蹲度数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自行确定,下蹲时上体保持正直。

5、 肩肘升降

保持蹲坐位,托住下巴的手以肘上下扇动,七或十四次。

6、 旋腕握拳

放开交叉手指,两手分开,手肘向上垂直抱头部两侧,手指向上两手以腕为轴向前,向后各旋转七次,边旋转边握拳松掌。

7、 捧气归元

松开两拳,双手顺势从身体前方缓缓下落,手掌向身体,两手下降至腰部时,翻掌向上,膝关节缓缓伸直起立,从身体两侧划弧上举,至头顶部前又翻掌向身体,意念将两手上捧元气,向头胸腹贯气,在下丹田前略停片刻,恢复正立姿势,静立七或十四次呼吸,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