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周组织
是指牙周围的支持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和牙龈。
牙龈的表面解剖
分为游离龈、龈乳头和附着龈三部分。
游离龈:龈沟,正常深度约0.5~3 mm。龈沟深超过3 mm时,通常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称为牙周袋。
附着龈:表面有许多呈橘皮样凹陷的小点称点彩。当附着龈发生炎症时,由于组织水肿点彩消失。
牙间乳头,又称龈乳头。
二、牙龈的结构特点
牙龈从功能上分为三个部分:牙龈上皮、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
1.牙龈上皮指覆盖在牙龈外表面止于龈缘顶部的口腔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其表层通常为不全角化,上皮钉突狭长而密集,加强了上皮与固有层的连接。与较大的上皮钉突相对应的上皮表面的小凹陷,即为点彩。
2.龈沟上皮此上皮表面无角化,有上皮钉突。龈沟上皮不能抵抗机械力,而易破裂。
3.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于牙体表面的部分。从龈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结合上皮是无角化的鳞状上皮,含数层扁平细胞,其长轴与牙面平行,无钉突。牙周病时上皮钉突产生。
三、牙周膜
牙周膜的纤维称为主纤维。
起止方向:主纤维束分布在整个牙周间隙内,一端埋于牙骨质中,另一端埋于牙槽骨中,仅在牙颈部游离分布在牙龈固有层中。受功能性张力时拉紧,使牙具有一定的生理动度。
别名: 被包埋在牙骨质及牙槽骨中的主纤维束称为穿通纤维或沙比纤维。
分类: 自牙颈部向根尖部可将其分为下列五组。(熟记功能和走向)
四、唾液腺
唾液腺由实质和间质组成。实质为腺上皮细胞构成的分泌单位与导管系统,分泌单位在浆液腺中呈泡状,在黏液腺与混合腺中呈管泡状,故统称为腺泡;导管系统由闰管、分泌管和排泄管组成。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由被膜与小叶间隔所分隔,其中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五、腺泡
腺泡为唾液腺的分泌单位,在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有具有收缩能力的肌上皮细胞,帮助腺泡分泌物排出。根据腺细胞的形态和分泌物的性质,可将腺泡分为浆液性、黏液性和混合性三种。
各唾液腺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