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0-12岁儿童,100个有2个患哮喘,医生说3岁以下婴幼儿最易患过敏性哮喘。
感冒发烧出现下呼吸道感染肺部有啸鸣音,要及时进行规范的吸入治疗
核心提示:哮喘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估计中国哮喘患者近2000万,以儿童和年轻人居多。
抗过敏专家发现,这几年,儿童患过敏性哮喘的多了起来,过敏性哮喘发病呈低龄化趋势。儿科医生提醒,有过敏性哮喘家族史、过敏体质的儿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源,从而引发过敏性哮喘。
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上患儿越来越多
一个4岁的小男孩,去年被确诊为过敏性哮喘,经过治疗,大人以为病情好了,就没有再用药。结果,最近小孩又出现气喘吁吁的症状,于是到了医院就诊。专家告诉患儿家长,孩子患了过敏性哮喘后,要治疗1年左右,有些患儿需要两三年后,经过专业的检查判断,才可以停药。
“最近几年,反复喘息的孩子,比以前明显增多,有80%的患儿有喘息性疾病,其中有一半的孩子患有过敏性哮喘。如果在1年时间里,孩子喘息症状超过三次就要考虑患有过敏性哮喘了。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喘息症状如果离开污染环境,能自然好转就不算是患有过敏性哮喘。因为引发哮喘的因素很多,有的表面看像在气喘,有可能是因为孩子气道狭窄,未发育完全;有些孩子由于饮食不当,呛住了导致气喘等等这些情况不属于哮喘;所以发现患者有气喘时要做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鼻炎等原因后才能确诊是否为过敏性哮喘。
气管发炎治疗不当会诱发过敏性哮喘
可能有些家长认为过敏性哮喘离自己孩子很远。其实每次感冒发烧,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及时治疗也会诱发过敏性哮喘。
“这种情况多发生3岁以下的患病婴幼儿身上。”抗过敏专家解说,3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不健全等原因,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人群,也较易患过敏性哮喘。儿童感冒发烧后,出现呼吸道症状,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引发,如果孩子出现呼吸相延长、肺部有啸鸣音、呼吸困难等症状,会造成气道的结构性破坏,从而诱发过敏性哮喘。即使这次疾病好了,下次感冒发烧,又出现上述症状,反复几次,患过敏性哮喘的可能性会大增。
因此,当儿童感冒发烧后,引发下呼吸道感染,一定要重视,出现肺部啸鸣音后,一方面要进行消炎,一方面要降低气道的反应性,及时进行规范的吸入治疗,常用的药物是辅舒酮。
除了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炎症也会诱发过敏性哮喘,很多患儿是由于过敏引起过敏性鼻炎。而有的孩子会患上了过敏性鼻炎,拖延不治疗,出现较为严重病症,演发为过敏性哮喘。
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可多补充抗过敏益生菌
对于小儿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糖皮质激素吸入或雾化,严重者口服糖皮质激素全身治疗,多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但由于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所以此类激素类药物会频繁使用,因此患者对于它治标不治本,又不宜长期吸入的问题而受到治疗上的困扰,以免产生气道内的β2-受体激动剂受体低调节,从而形成对β2-受体激动剂的依赖,故不宜长期单独使用,最好是在抗炎治疗和免疫治疗(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的基础上使用,可达到停药和缩短用药周期。某些儿童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如普米克、辅舒酮)等,不配合免疫治疗或治本措施,这也是导致许多哮喘儿童长期依赖吸入激素而不能停药或撤药的重要原因。就此,国际上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免疫治疗或治本措施中提倡:过敏疾病发生时,例如过敏性湿疹、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及反复发作的儿童过敏性咳嗽和哮喘,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连续产生多种细胞激素如IgE的产生增多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小儿哮喘多补充可参与免疫细胞因子调节的调节活性抗过敏益生菌组合物-敏亦康益生菌加强型,这种极少数的抗过敏活性益生菌能够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分泌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过增进免疫细胞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可增进儿童抗过敏的能力。这种安全的敏亦康益生菌抗过敏免疫参与调节疗法的介入可大大减少或缩短抗过敏西药的疗程,调节免疫减少过敏发生。
预防过敏性哮喘生活中要防过敏源
据介绍,诱发过敏性哮喘的因素有遗传性、食物性、吸入性、感染性等几大类。除遗传因素外,过敏性哮喘的发作跟环境污染密切关系,目前,城市中的雾霾天气是一大因素,雾霾天气引起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过敏性哮喘。对尘螨、真菌、花粉等过敏的孩子,较容易患上过敏性哮喘。
另外,孩子生病后动不动就用抗生素、退烧药进行治疗,也容易诱发过敏性哮喘。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不能随便用药,如果是小感冒,自身能够恢复,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一般来说,一年感冒两三次是正常的,能够让孩子的免疫系统得到锻炼,家长不要过于紧张。
抗过敏专家提醒家长,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哮喘当支气管或肺炎来治疗,如果气喘一周以上最好到专科来看看,确定是否患上哮喘,检查出过敏源。要想有效控制孩子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最重要的是避免接触过敏原。